SPOC学校专有课程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分享
spContent=人类从未停止探索生命的奥秘,并在医学之路上不断前行!科技发展不断向生物医学渗透,肿瘤靶向药物、3D打印器官、个性化医疗、可穿戴设备等,产生交叉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学。该学科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新技术手段。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是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最基本理论为基础,理、工、医相结合的边缘交叉性学科,是多种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它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课程内容广泛,基本涵盖了生物医学工程的各个领域,共10章,包含33个视频讲解,时长约500分钟。其中前9章为理论学习,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的概念、生物材料学、人工器官、组织工程、生物力学、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医学传感器、纳米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信息等。第10章为实验教学,主要是生物纳米医药以及生物材料方面的一些探索性的实验教学内容,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能提高同学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课程以“概念―理论―方法―应用”为设计主线,以经典科学发现、基本理论方法、顶尖学术论文、临床应用案例为牵引,为学生构建生物医学工程的知识框架,阐述科技进步对保障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扎实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有机融合,使学生成长为个性张扬、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并能在生物医学领域服务社会,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授课目标

  让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培养学生并使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创新能力,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

知识目标: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理解人体系统的生理状态及病理状态的基础上,能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分析和控制人体的病理变化,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能力目标:通过经典文献阅读、临床案例分析、学科前沿进展学习等模块化学习,让学生探寻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而不只是掌握知识本身,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思维训练;通过模拟科研项目立项、技术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研讨等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共同研讨、结果分享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

价值塑造:临床经典案例分析,帮助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经典文献阅读追寻科学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原始创新意识和尊重原创的科学素养,树立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精益求精的科学品质;科普宣传,大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成绩 要求

     总分100分,由单元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分和课程讨论三部分构成。60分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上为优秀。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不再提供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付费认证证书,如果想获得证书,需要向平台提出申请,并支付一定的费用,才可获得认证证书。

    各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下:            

     1. 单元测验(20%):每次测验至少5道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2. 期末考试(60%):期末进行1次考试,部分为100,占总成绩为80%

     3. 课程讨论(20%):获取分数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发贴,并积极参加教师或自我发起的讨论。老师可根据学员参与情况,如讨论次数、讨论的深入程度以及是否自我发贴等方面,着情给出成绩。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生物学、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参考资料

[1] 刘昌胜. 现代生物化学工程丛书:生物医学工程. 1.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 邓玉林. 生物医学工程学. 1.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生物医学工程学. 1.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4] 余建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 3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5] Edward H S, James J C,生物医学信息学. 3. 罗述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6] Ramakrishna S, Sampath Kumar T S, Ramalingam M, et al. Biomaterials——A nano approach. CRC. 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0.

[7] 冯庆玲. 生物材料概论. 1.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8] 相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生物材料类期刊论文、相关网络资源(如生物谷)

[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医学成像与影像处理”

[10] 相关网络公开课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