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学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讲解,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进一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为创新性中医思维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讲精学中医基础理论》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病因与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等内容。经络和体质等其他相关课程以自学为主,课程内容中包括供大家自学的三维动画、课件及拓展资料。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在讨论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
本门课程是本团队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与学的一种全新尝试。本课程将于2022年3月正式上线,欢迎共同学习!
1 导论
1.1 课程简介
1.2 中医学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以及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1.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2 气一元论
2.1 气一元论的构建概述
2.2 气和精的基本概念
2.3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概述
2.4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附一】名词术语
【附二】文献选读
第1周作业 导论、气一元论
3 阴阳学说
3.1 阴阳的哲学含义和医学含义
3.2 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和关联性以及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
3.3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4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4 五行学说
4.1 五行的哲学含义和医学含义
4.2 五行属性的概念
4.3 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4.4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5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4.6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之间的关系
【附二】名词术语
【附三】文献选读
第二周作业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次单元测验
5 藏象(一)
5.1 藏象概述
5.2 脾系统
第三周作业 藏象Ⅰ
6 藏象(二)
6.1 心系统
6.2 肺系统
第四周作业 藏象Ⅱ
7 藏象(三)
7.1 肝系统
7.2 肾系统
7.3 三焦、奇恒之府
7.4 脏腑之间的关系
【附一】五脏神
【附二】名词术语
【附三】文献选读
第五周作业 藏象Ⅲ
8 气血津液
8.1 气、血、津液概述
8.2 气
8.3 血
8.4 津液
8.5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附一】名词术语
【附二】文献选读
第六周作业 气血津液
9 经络学说
9.1 经络的基本概念
9.2 经络系统的组成
9.3 十二经脉的命名
9.4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9.5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9.6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9.7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9.8 十二经脉的循行
9.9 奇经八脉的名称、功能、循行特点
9.10 督、任、冲、带脉循行部位和功能
9.11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概述
9.12 经络的生理功能
9.13 经络学说的应用
10 体质
10.1 概述
10.2 影响体质的因素
10.3 体质的分类
10.4 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二次单元测验
11 病因与发病(一)
11.1 病因概述
11.2 外感病因(风、寒、湿、燥)
第七周作业 病因与发病Ⅰ
12 病因与发病(二)
12.1 外感病因(火、暑、疠气)
12.2 七情内伤
12.3 饮食失宜
12.4 劳逸失度
第八周作业 病因与发病Ⅱ
13 病因与发病(三)
13.1 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
13.2 病理产物性病因—瘀血
13.3 病理产物性病因—结石
13.4 其它病因
13.5 发病
【附一】名词术语
【附二】文献选读
第九周作业 病因与发病Ⅲ
第三次单元测验
14 病机
14.1 病机学说概述
14.2 基本病机
14.3 内生五邪
14.4 病证传变概述
【附一】名词术语
【附二】文献选读
15 防治原则
15.1 概述
15.2 预防
15.3 治则
【附一】名词术语
【附二】文献选读
第四次单元测验
第十周作业 病机与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