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中药鉴定学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2月24日 ~ 2019年06月16日
学时安排: 2小时/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30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81)
spContent=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世代守护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秘方。就本草而言,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及储藏等环节都在影响着中药的质量。如何在千变万化的本草中找到质量最佳,疗效最好的中药材,请和我们一起走进《中药鉴定学》,本课程将带大家一起揭示优质中药材的形成过程。
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世代守护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秘方。就本草而言,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及储藏等环节都在影响着中药的质量。如何在千变万化的本草中找到质量最佳,疗效最好的中药材,请和我们一起走进《中药鉴定学》,本课程将带大家一起揭示优质中药材的形成过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中药鉴定的定义就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学科。它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指标、以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整理提高、保质寻新”的学科。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授课目标

培养中药材种植、加工、临床应用等相关人才。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药鉴定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定义

第二节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第一章测验习题(1)

第一章测验习题(2)

第三章 中药的产地、采收、加工与储藏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第二节 中药的采收

第三节 中药的加工

第四节 中药的贮藏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程序

第二节 来源鉴定

第三节 性状鉴定

第四节 显微鉴定

第五节 理化鉴定

第六节 生物鉴定

第四章测试习题(2)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知识、起源及发展

第二章测地习题(2)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二十二节 地黄

第六节 川乌 附子 草乌

第七节 白芍 赤芍

第八节 黄连

第十二节 人参

第十五节 川穹

第十四节 三七

第十九节 前胡

第二十五节 山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绵马贯众

第三节 大黄

第四节 何首乌

第五节 牛膝 川牛膝

第二十一节 黄芩

第二十七节 麦冬

第二十节 丹参

第二十四节 天南星

第十七节 柴胡

第二十三节 半夏

第十一节 黄芪

第九节 板蓝根

第十八节 白芷

第十节 甘草

第二十六节 川贝母

第二十八节 天麻

第九节 防己

第十三节 西洋参

第十六节 防风

第五章测试习题(一)

第五章测试习题(二)

第五章测试习题(三)

第五章测试习题(四)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第一节 茎木类中药鉴别特征

第二节 大血藤 鸡血藤

第三节 沉香

第六章测试习题(1)

第七章 皮类中药

第三节 桑白皮

第四节 黄柏

第五节 关黄柏

第一节 皮类中药概述

第七节 杜仲

第六节 厚朴

第八节 牡丹皮

第九节 肉桂

第二节 皮类中药鉴别特征

第七章测试习题(1)

第八章 叶类中药

第一节 叶类中药鉴别特征

第二节 艾叶 大青叶

第三节 番泻叶

第八章测试习题(1)

第九章 花类中药

第一节 花类中药鉴别特征

第二节 辛夷

第三节 丁香

第四节 金银花

第五节 红花

第六节 槐花

第七节 西红花

第九章单元测试题(1)

第十章 果实、种子类药材

第五节 砂仁

第三节 苦杏仁

第四节 陈皮、巴豆

第二节 五味子

第一节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鉴别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第一节 全草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麻黄

第三节 槲寄生

第四节 薄荷

第五节 肉苁蓉

第六节 青蒿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第十二章单元测试

第一节 藻、菌、地衣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冬虫夏草

第三节 灵芝

第四节 茯苓

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

第一节 树脂类中药鉴别特征 概述

第二节 药材鉴定 血竭

第十三章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 其他类中药

第一节 其他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青黛

第三节 冰片

第四节 五倍子

第十四章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 第一节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研究

(1) 动物类中药的应用与研究

(2) 动物类中药的分类与鉴定

第十五章 第二节 动物类药材鉴定

(1)全蝎

(2) 桑螵蛸

(3) 海马

(4) 金钱白花蛇

(5)蕲蛇

(6) 珍珠

(7)麝香

(8)牛黄

(9) 羚羊角

第十五章测试习题

第十七章 矿物类中药

第一节 矿物类中药概述

第二节 雄黄

第三节 朱砂

第四节 石膏

第五节 自然铜

第十七章测试习题

讨论题(1)

讨论题(1)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要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无机化学、药理学、中药学等相关课程知识

参考资料

1、康廷国主编《中药鉴定学》(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

2、蔡少青主编《生药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4、张贵君主编《中药商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6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1999.12

7、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常见问题

(1)学生学过的专业课程较多,有的专业课开设较早,部分专业知识可能会有混乱和遗忘。

(2)中药鉴定学要求掌握的中药品种及鉴定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记忆较为困难。

(3)学生反映书上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配图过于简单或无配图,难于理解和掌握。

(4)学生对贵细药材兴趣较大,往往对如何鉴别药材真伪提出问题。


河南中医药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陈随清

陈随清

教授

付钰

付钰

副教授

王利丽

王利丽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016人参加

大学生健康教育

余小鸣

17004人参加

运动与健康

代方梅

11562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8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