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的一门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主干课程。
《医古文》课用以培养学生阅读、研究古医籍的能力,是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必备的基础课。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均以古文撰成,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如欲“通经致用”,必须具有较高的古代汉语水平和阅读古代医药文献的能力。《医古文》通过对古代医药文献的讲授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研究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为后面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打好基础。
《医古文》也是提高中医人才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课。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中医药高级人才。《医古文》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适应培养21世纪中医药高素质人才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1.通过对古代医药文选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阅读实践,使学生具备阅读中医药古籍的能力,为后期古代医学经典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阅读古医籍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对教材中人文素质题材和文化常识的讲授,培养学生建立中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认真观看视频;掌握每个视频所讲授的内容;
做好每个单位的测试题;
做好期末考试题;
积极发起讨论并参加讨论区的讨论。
第一单元 医家传记
导学
第1课 秦医缓和
第一节 鬼与巫
第二节医缓与病入膏肓
第三节 得病之由
第2课扁鹊仓公列传
第一节 扁鹊轶事
第二节 司马迁言医
第三节 命运多舛的仓公
第四节 神奇的医术
第3课 华佗传
第一节 华佗矜技而丧命
第二节 华佗奇技
第5课 丹溪翁传 第一节 儒而学医
第二节 奇案共欣赏
基础知识之一 汉字
第一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一)
第二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二)
第三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三)
第四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四)
第五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五)
第六节 汉字构形的奥秘(六)
第七节 通假字和古今字
第八节 异体写和繁简字
第二单元 医籍序跋
第7课《汉志》序及方技略
第一节 儒家经典的流传
第二节 汉代整理收集图书
第三节 汉代的医学
第8课 《伤寒杂病论》序
第一节 仲景人生观
第二节 代有名医
第10课《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第一节 大道之学
第二节 《素问》的功臣
第11课 《本草纲目》原序
第一节 巨人与巨著
第二节 璀璨如金谷园
第12课 《类经》序
第一节 张介宾的传奇人生
第二节 《类经序》中看《类经》
基础知识之二 医籍目录
第一节 目录的起源与《七略》
第二节 目录学的发展
第三节 私人书目及目录学功用
第四节 如何找书
第三单元 中医经典
第14课 《黄帝内经》二则
第一节 宝命有方
第二节 全形有道
第三节 万般疢难,不越内外
第四节 邪入有路
础知识之三 训诂
第一节 训诂学概论
第二节 中医训诂小史
第三节 训释的内容之一
第四节 训释的内容之二
第五节:训释的内容之三
第六节 训释的内容之四
第七节 训释的内容之五
第四单元 医事医论
第20课 养生论
第一节 嵇康其人其时
第21课 《大医精诚》
第一节:德术并重,垂范后世
第22课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第一节 狂人子和与其《儒门事亲》
第二节 表里虚实与汗下吐
第23课 赠贾思诚序
第一节 贾思诚的医疗经验
第24课 不失人情论
第一节 聊一聊几个成语
第二节 不失人情的具体表现
第25课 与薛寿鱼书
第一节 《与薛寿鱼书》(一)
第二节 《与薛寿鱼书》(二)
基础知识之四 词汇
第一节 词语意义的演变
第二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三节 词语现象的剖析
第四节 词语意义的辨别之一
第五节 词语意义的辨别之二
第五单元 医案医话
第26课 医案四则
第一节 医案和两句引文
第二节 医案中得来的启示
基础知识之五 句读、今译
第一节 误句的原因与句读的方法
第二节 今译的方法
基础知识之六 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节 古代纪年方法面面观
第二节 古代的纪月、纪日与记时
第三节 古人的成人礼
第四节 姓氏名字的由来
第五节 古人避讳有讲究
1、文言文基础知识及基本的古文阅读能力;
2、对古代文化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3、一定的中医知识。
1.《医古文》(教学参考丛书)
2.段逸山、孙文钟编著的《实用医古文》(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3.王绍增、张天柱主编的《医古文百篇释译》(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5.孙雍长《古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6.《说文解字》
7.《康熙字典》
8.《汉语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9.《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0.《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
11.《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