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系统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预后转归、康复调摄等,并以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医内科的专业基础理论,常见内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和系统辨证论治规律。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论述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的纲要,各论部分按肺系、心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具体阐述。
教学内容的实施形式为在线视频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同时进行临床见习,并配合多媒体课件,使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等专业学生能全面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常见中医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帮助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学生及从业人员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规律;提高诊治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也为后续临床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周 肺系病证—感冒、咳嗽
感冒的概念
感冒的病因病机
感冒的证治分类
咳嗽的概念
咳嗽的病因病机
咳嗽的证治分类
咳嗽的测试题
感冒的测试题
第二周 肺系病证—哮病、肺痈
哮病的定义、历史沿革及病因病机
哮病的诊断、鉴别、辩证要点及治则
哮病的证治分类--发作期(冷哮证、风痰哮证)
哮病的证治分类--缓解期(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
肺痈的定义、历史沿革、病因病机
肺痈的诊断、鉴别、辨证要点及治则
肺痈的证治分类、预防和调护
肺痈的测试题
哮病的测试题
第四周 脾胃病证-胃痛、泄泻
概念(胃痛1)
病因病机(胃痛2)
辨证论治(胃痛3)(全部证型)
泄泻概念及讨论范围
泄泻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泄泻湿热伤中证
泄泻证治分类之脾胃虚弱证
胃痛的测试题
泄泻的测试题
第三周 心系病证—心悸、胸痹
心悸概述
心悸的病因病机
心悸辨证论治
心悸分型证治
胸痹概念
胸痹病因病机
胸痹的诊断
心悸的测试题
胸痹心痛的测试题
第七周 肝胆病证-鼓胀、眩晕、中风
鼓胀概述
鼓胀病因病机
鼓胀诊断及鉴别诊断
鼓胀实证
鼓胀虚证
鼓胀的变证
预防和临证备要
病案
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
眩晕的辨证论治 实证
眩晕的辨证论治 虚证
中风病概念病因病机
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
中风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
中风 中经络
中风 中脏腑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眩晕测试题
中风测试题
第五周 脾胃病证-便秘、痢疾
便秘肠胃积热证与气机郁滞证
概念(痢疾1)
病因病机(痢疾2)
辨证论治(痢疾3)(全部证型)
痢疾的测试题
便秘的测试题
第六周 肝胆病证-胁痛、黄疸
胁痛病因病机1
胁痛病因病机2
胁痛辨证论治之肝郁气滞证
胁痛辨证论治之瘀血阻络证
黄疸概述
黄疸病因病机
黄疸诊断及鉴别诊断
阳黄
阴黄、急黄
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预防和调护
临证备要
病案选读
黄疸测试题
胁痛的测试题
第八周 肾系病证-水肿、淋证、癃闭
水肿的概念
水肿的病因病机1
水肿的病因病机2
水肿的病因病机3
水肿之辨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水肿之风水相搏证
水肿之湿热壅盛证
水肿之脾阳虚衰证
水肿之肾阳衰微证
淋证概念和讨论范围
淋证-历代医家认识
病因病机1
病因病机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要点与治疗原则
热淋
石淋
血淋
淋证之膏淋
淋证之气淋
癃闭定义、沿革
癃闭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癃闭之膀胱湿热证
癃闭之肝郁气滞证
癃闭测试题
水肿测试题
淋证测试题
第九周 气血津液病证-郁证、血证、消渴
郁证的病证鉴别
郁证的辩证论治
血证的定义及历代沿革
血证病因病机
血证治疗原则和鼻衄实证的治疗
消渴的定义及历代沿革
消渴的病机
消渴的辩证要点及治疗原则
郁证的定义和病因病机
消渴测试题
血证的测试题
郁证测试题
第十周 肢体经络病证-腰痛、痿证
腰痛概述、历史沿革、病因病机
腰痛诊断及鉴别诊断
腰痛辨证论治1
腰痛辨证论治2
腰痛辨证论治3与预防调护
痿证的概念、历史沿革
痿证的病因病机
痿证的辨证施治
痿证的证治分型1
痿证的证治分型2与预后转归
痿证测试题
腰痛测试题
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较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需先修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西医诊断学等。
1.《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一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经典老课本),主编:周仲瑛,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3月第1版
2.《中医内科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余小萍,方祝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5月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