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内经选读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06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1周,共16周 已有 2378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55)
spContent=《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众多医学流派,基本上都是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尊之为“医家之宗”,对当代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众多医学流派,基本上都是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尊之为“医家之宗”,对当代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黄帝内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是学习和提高中医理论及临床技术水平的必修课程。《内经选读》是从《黄帝内经》中摘录出来的精华部分,需要学习者认真研读和背诵理解。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习者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让学习者掌握内经的基本理论,并且能够将《黄帝内经》理论和临床实际应用以及自身生活结合起来。

  本课程是原汁原味的对《黄帝内经》进行解读。通过观看本课程不仅能够了解《黄帝内经》相关中医理论,而且还能够学习为医之道和养生之道。

  本门课程是一架桥梁,将课本和临床联系起来,让我们能够对于中医学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固的基础。

  本门课程的特色:不是让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联系临床和生活,通过主动学习,更好的认识、了解、掌握《黄帝内经》中的医理。

  《黄帝内经》的学习道路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衷心的希望大家秉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咬文嚼字,吹尘求真,学好《黄帝内经》,用好《黄帝内经》!

  希望本课程能够点燃大家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兴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祝愿各位学习者在《黄帝内经》的学习过程中满载而归,祝愿《黄帝内经》和中医学在每一位学习者手中发扬光大!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中医学习者更好的学习理解和掌握《黄帝内经》理论,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水平,传承中医学术,为中医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医更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思路和严密的中医思维,为中医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指明方向,为未来的中医大师提供丰沃而全面的中医营养。

    未来在前方向我们招手,道路在脚下要我们一步步行走,传承中医和发展中医是伟大而荣耀的事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让我们从《黄帝内经》开始,真正进入到中医的世界,领略到中医的内涵,感受到中医的魅力;让我们从《黄帝内经》开始,痴迷中医,痴爱中医,痴粉中医,做“铁杆中医”;让我们从《黄帝内经》开始,走向真正的中医之路,成为真正的中医人。

课程大纲

第二章—藏象

第一节脏腑 2001脏腑功能及关系(一)

第一节脏腑 2001脏腑功能及关系(二)

第一节脏腑 2002脏腑功能及阴阳属性(一)

第一节脏腑 2002脏腑功能及阴阳属性(二)

第一节脏腑 2003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功能及区别

第一节脏腑 2104脾胃关系(一)

第一节脏腑 2104脾胃关系(二)

第一节脏腑 2104阳道实阴道虚(一)

第一节脏腑 2104阳道实阴道虚(二)

第二节气血营卫 2201食饮生化过程(一)

第二节气血营卫 2201食饮生化过程(二)

藏象单元测试

第三章—经络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阳明胃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太阴脾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少阴心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少阴肾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少阳胆经

第一节十二经脉 足厥阴肝经

经络单元测试

第四章—病因病机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5“生气通天”的整体观及阳气的重要性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5寒、暑、湿、气伤阳致病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6阳气失常为病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6、4107阳气的作用及消长规律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7阴精与阳气的关系及阴阳偏盛的病理情况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7伏气为病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 4108五味偏嗜伤脏为病

第二节病机与传变 4201病机的重要性

第二节病机与传变 4201五脏病机

第二节病机与传变 4201上下病机和风寒湿病机

第二节病机与传变 4201火病机

第二节病机与传变 4201热病机

病因病机单元测试

第五章—病证

第一节 热病 伤寒概念及分类(5101)

第一节 热病 六经传变规律、症状、治疗(5102,5103)

第一节 热病 5102,5103总结

第一节 热病 5104热病

第二节 咳证 5201,5202,5203咳证

第一节 热病 5105热病

第二节咳证 5204咳证

第三节痛症 5301,5302和5303痛证

第三节痛症 5304,5305痛证

第四节痹症 5401痹的病因病机、分类、传变

第四节痹症 5402五脏痹症状、治疗

第四节痹症 5403营卫之气与痹症的关系

第四节痹症 5404体质与痹症的关系

第四节痹症 5405,5406众痹、周痹

第五节痿症 5501,5502,5503痿证病因病机、治疗

第六节水病 5601,5602,5605水肿的分类、肠蕈、石瘕

病证单元测试

第七章—论治

1 第七章101道法自然

2 第七章102因地制宜1

3 第七章102因地制宜2

4 第七章103因时制宜与因人制宜

5 第七章 104医患配合

6 第七章201正治反治

7 第七章202因势利导

8 第七章 203毒药之约

9 第七章204五味所宜

10 第七章205标本先后1

11 第七章205标本先后2

论治单元测试

第八章—摄生

1 第八章 8001天年(一)

2 第八章8002天年(二)

3 第八章8003天年(三)

4 第八章8003天年(四)

5 第八章8004上古天真论(一)

6 第八章8004上古天真论(二)

7 第八章8004上古天真论(三)

8 第八章8005上古天真论(四)

9 第八章8005上古天真论(五)

10 第八章8005上古天真论(六)

11 第八章8005上古天真论(七)

12 第八章8005上古天真论(八)

13 第八章8006上古天真论(九)

14 第八章8007四气调神大论(一)

15 第八章8007四气调神大论(二)

16 第八章8007四气调神大论(三)

17 第八章8007四气调神大论(四)

18 第八章8008四气调神大论(五)

摄生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学

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内科学

等基础中医药学习书籍

河南中医药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霍磊

霍磊

副教授

李迎霞

李迎霞

副教授

邵雷

邵雷

讲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7969人参加

医学细胞生物学

马萍

25972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79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2928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