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发展历史
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课程源自我校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期间的外方课程《商务沟通》。2007年秋任满收老师开始上《商务沟通》课,后来又将该课程开给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考虑到沟通能力对每位同学将来的职业发展、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影响,2011年秋任老师又开设了《商务沟通》全校公选课。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2014年秋任老师把课程名称改为《职场沟通与生活艺术》。
二、课程框架
该课程涵盖沟通理论、沟通各环节、沟通管理、情绪管理、沟通中的文化差异、谈判与说服、口头展示、团队协作、职场写作、生活艺术等。
三、课程影响力
作为公选课,目前校内已有51个班,共5498名学生学习完毕(数据截至2025年1月)。
四、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能力,为学生未来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幸福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添砖加瓦。
五、课程特色
1.教学目标的高阶性
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沟通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家国情怀,提高思政素养。
2.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课程前半部分按照沟通各个环节的发生顺序设置章节:
沟通概论、信息获取与理解阶段、想法生成阶段、信息形成阶段、信息传递阶段。其中“想法生成阶段”是课程独创部分,目前国内同类课程尚无该章节;
课程后半部分设置了若干专题:
沟通管理、沟通中的文化差异、谈判、说服、展示、写作风格、团队协作、生活艺术。
课程每章最后均有实景情景小剧场,既能生动的展示相关知识又有较强的趣味性。
3.教学内容的原创性和全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任满收老师发现相关教材里很多问题没讲清楚,为此在跨文化沟通与管理领域进行了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发表39篇论文,本课程融入了这些科研成果。三峡大学刘君红副教授评价:任老师对跨文化交际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多深度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课程结合知识点,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例如:
在学习沟通方式与渠道的时候,教师提醒同学们安全第一,教育男生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去伤害前女友,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私欲。
在学习文化差异的时候,教师提醒大家:合食和分餐虽是不同的饮食方式,但是合食容易传染幽门螺旋杆菌,为了健康,尽量分餐或使用公筷。教师进一步引申,希望同学们都爱护自己,注意健康,不做有损身心健康的事情。
4.课程思政融入自然有机,不突兀
课程通过案例的选择、引申等融入思政内容。例如:在讲沟通的目标之一降熵的时候,提到喜欢美好、新鲜的事物是人的本性。但是随心所欲,追求绝对的自由,就可能侵犯别人的自由。教师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既启发学生思考,又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教育。
5.课程是专业课通识化的成果,既适合通识课使用,也适合专业课使用
课程原是国际商务专业专业课《国际商务沟通》,但教师认为沟通能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就把课程改造成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因此本课程既适合作为通识课学习,也适合作为专业课进行混合式教学使用。
1.Business Communications, Victoria University, Australia
2.Business Management, Victoria University, Australia
3.徐宪光.商务沟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4.(美)玛丽·埃伦·伽菲(Mary Ellen Guffey),(美)丹纳·洛伊(Dana Loewy)著,刘萍 译.商务沟通(第9版).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庄恩平, (美)Nan M. Sussman, 跨文化沟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8.张丽连, 杨文明.国际商务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