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在整个学科的培养体系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等有重要的作用,为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一阶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法,以相量法为基础的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含互感、三相电路、谐振)、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和二端口网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达到以下课程目标的要求:
1.知识方面
1.1了解电路课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史;熟悉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基本电路模型的结构和原理;学会常用电路元器件的选用方法。
1.2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替代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宁(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等,并能够灵活运用定理定律分析电路。
1.3掌握常规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等效变换法、回路法(网孔法)、结点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互易定理分析计算如下电路:直流稳态电路、正弦交流稳态电路(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互感电路)、双口网络、动态电路(时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等。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等电气专业领域的分析计算打下坚实基础。
1.4掌握电路理论中的特殊电路物理现象,包括过电压、过电流、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功率因数提高等,将工程意识引入电路课程,为后续课程以及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奠定基础。
2. 能力与素质方面
2.1掌握常规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不同电路中,针对不同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能够找到最佳分析方法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分析、计算以及故障分析。
2.2能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我学习,了解电气领域的新技术,将电路理论与电气领域的发展相结合。
先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磁学、线性代数。
说明:1. 第7章用到一阶和二阶微分方程求解;
2. 第8、9章用到”复变函数“中的”复数的运算“;
3. 第11章用到傅里叶级数;
4. 第14章用到"积分变换"中”拉普拉斯变换”;
5. 第15、16章用到矩阵运算。
特别提醒:
本网站课程只是提供基本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或自行或在面授教师指导下进行课下自学,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电路。
Q: 可以用手机完成本课程学习吗?
A:使用"中国大学MOOC"app,可在手机上完成观看视频、在线测试、课堂讨论。查看和提交作业需要使用电脑完成。
Q:其他注意事项?
A:每周认真观看公告,公告中发布本周测试信息和学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