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电路分析与应用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3月28日 ~ 2019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36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340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3)
spContent=《电路分析与应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近几十年历史积淀,由省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电工电子MOOC教学团队精心制作。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专接本考试课程;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课程,是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电路分析与应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近几十年历史积淀,由省级精品课程、教育部高职高专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电工电子MOOC教学团队精心制作。课程是电类相关专业专接本考试课程;是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课程,是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分析与应用》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智能产品开发类等电类专业第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和简单应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合理的思维方式,达到理解和掌握电路理论规律的目的,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该课程分为六个教学模块:模块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模块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模块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模块四三相交流电路;模块五谐振电路;模块六互感耦合电路。模块学习流程"学习内容描述→学习过程描述→重点解决的问题",工作流程"知识准备→知识应用→综合实训"的完整过程,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学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工程型,应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网络教学为补充,“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秉承以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远程学习的认知规律,体现“导学”、“督学”、“自学”、“促学”的教学设计思想。

 


授课目标

《电路分析与应用》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电类专业第一门核心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的重要基础。根据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需求;考虑生源学生基础和智力特点等因素,确定了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课程定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学制三年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议40学时。

本课程作用是:使学生在高中的基础上,获得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其知识点贯穿整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涉及多个专业的工作岗位,对整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核心技能的掌握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明显促进作用,它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后续课程的综合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中学物理学和高等数学,通过中学物理对电学和磁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计算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解决一般基础问题的能力,组织和从事电路基础实验的初步技能。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是:通过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导数和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方法,并会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基本积分方法,并会用定积分解决一些几何、物理方面的应用。并为后续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单片机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编程与实现》、《过程控制仪表》等课程的学习以及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内容:

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从事与电路技术有关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结合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和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电路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具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二重性,它不仅是电类专业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也直接为解决电工电子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同时,通过教学要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思想。模块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模块二直流电路的分析;模块三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模块四三相交流电路模块五谐振电路模块六互感耦合电路

知识性目标

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电阻性电路的分析计算;

2、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正弦交流电路和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3、掌握谐振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和端口网络的分析;

4、掌握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的分析;

5、理解线性电路过程的时域分析;

6、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7、学会用拉普拉斯变换对线性电路过程的复频域分析。

技能性目标

1、熟悉、掌握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2、能熟练正确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3、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4、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5、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

6、能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7、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对电路进行简单、必要的计算。

情感性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发挥集体力量,增强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坦诚相待、乐于助人、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坚韧、诚信,遵守秩序的良好品质;

4、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6、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7、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


显示全部
课程大纲

章名

节名

目(知识点名称)

课时

引入

课程引入

课程引入

 

 

 

 

 

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

1

电路模型

电路的分类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

参考方向

元器件性质及其判别

1.3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电阻元件

1

欧姆定律

线性电阻功率和能量

1.4电压源与电流源

独立电源

1

电压源

电流源

1.5基尔霍夫定律

基本概念

1

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

电压定律的扩展

1.6电位的分析与计算

电位的分析

1

电位的简化

电位的计算

仿真实训:电路元件伏安特性测绘

 

 

仿真实训:基尔霍夫定律

 

 

综合实训:电位与电压测量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

2.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电阻串联

1

电阻并联

电阻混联

2.2电阻的Y形与△形联接及其等效变换

Y形与△形联接

1

Y形与△形互换条件

Y形与△形电路分析

2.3电源模型及等效互换

两种电源模型

1

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

电源等效变换应用

2.4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定义

1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

2.5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的定义

1

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步骤

网孔电流法的应用

2.6节点电位法

节点电位法的定义

1

节点电位法的解题步骤

节点电位法的应用

2.7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的内容

1

应用叠加定理注意事项

应用实例

2.8等效电源定理

戴维南定理的内容

1

戴维南定理的解题步骤

应用实例

2.9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

1

最大功率的计算

应用实例

2.10受控源

受控源的概念

1

受控源的分类

含受控源电路分析应用

仿真实训:叠加定理

 

 

仿真实训:戴维南定理

 

 

综合实训:戴维南定理测量

 

 

 

 

 

正弦交流电路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正弦量基本概念

1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相量

1

相量图

正弦量的复数表示

3.3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电容元件

1

电感元件

电容和电感元件能量

3.4单一参数电路元件中的纯电阻电路

电压电流关系

1

电阻的功率

应用实例

 

3.5单一参数电路元件中的纯电感电路

电压电流关系

1

电感的功率

应用实例

3.6单一参数电路元件中的纯电容电路

电压电流关系

1

电容的功率

应用实例

3.7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

基尔霍夫KCL相量形式

1

基尔霍夫KVL相量形式

应用实例

3.8复阻抗与复导纳

复阻抗

1

复导纳

复阻抗与复导纳变换

3.9正弦电路的功率

有功功率

1

无功功率

复功率

3.10功率因数提高

功率因数低带来的问题

1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应用实例

仿真实训:RLC串联电路相位观察

 

 

仿真实训:RLC并联电路电流有效值观察

 

 

综合实训:办公室用电系统

 

 

三相交流电路

4.1三相电源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

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

4.2三相负载的连接

负载的星形连接

1

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三相负载的电路分析

4.3三相负载功率的计算

三相功率的计算

1

三相对称功率的计算

应用实例

仿真实训: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仿真实训:三相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综合实训:三相电路连接测量 

 

 

谐振电路

5.1串联谐振特征

谐振的定义

1

串联谐振的条件

串联谐振的特征

5.2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与通频带

阻抗的频率特性

1

电流谐振曲线

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5.3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的条件

1

并联谐振的特征

谐振曲线和通频带

5.4谐振的应用

常用复杂并联谐振电路

1

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

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

仿真实训:RLC串联谐振电路

 

 

仿真实训:RLC并联谐振电路

 

 

综合实训:谐振电路测量

 

 

互感耦合电路

6.1互感与互感系数

互感

1

互感系数

耦合系数

6.2同名端

耦合元件电压、电流关系

1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应用实例

6.3互感线圈的连接

两个互感线圈的串联

1

两个互感线圈的并联

两个互感线圈T形连接

6.4变压器

空心变压器

1

铁芯变压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应用示例

仿真实训:变压器变换电压电流作用

 

 

仿真实训:变压器变换阻抗作用

 

 

综合实训:变压器测量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中学物理学和高等数学,通过中学物理对电学和磁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计算电、磁学的基本知识与解决一般基础问题的能力,组织和从事电路基础实验的初步技能。对《高等数学》课程的要求是:通过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导数和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方法,并会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极值、最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和基本积分方法,并会用定积分解决一些几何、物理方面的应用。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1]沈翃主编.电路分析与应用.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沈翃主编.电工技术实训教程.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参考资料:

[1]邱关源主编.电路.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石生主编.电路基本分析.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王慧玲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田淑华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5]王俊鹍主编.电路基础.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欢迎同学们在讨论组里留言,大家一起学习探讨、共同提高,也可以留言提问,老师们看到会给予解答,你的参与是老师的最大动力。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沈翃

沈翃

教授

马智浩

马智浩

讲师

李策

李策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