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是一门具有“经典训练”性质的既博又雅的通识课程。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提升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是大学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华北科技学院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串讲”模式,教学内容涵括“中华经典”“文学赏读”“汉语应用”三大板块,体现出“大语文”、“大文学”的特征,做到了“语”“文”兼顾、“知”“能”并重。儒道互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古圣先贤、孔孟老庄,和诗骚汉赋、唐诗宋词、杂剧传奇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经典”板块将带领学生走进古圣先贤、孔孟老庄的世界,遨游于积极入世与高蹈洒脱的精神空间。“文学赏读”板块,既引领学生步入古今中外的文学殿堂,尽情欣赏东西方的文学美景,又注重提升学生赏析和写作文学作品的能力。“汉语应用”板块则引领学生进入汉语言文字的天地,让学生在普通话与方言争奇斗艳的园地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同时突出语言的应用性,通过修辞练习、主题演讲、应用文写作等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增长汉语知识的同时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华北科技学院大学语文的授课,摒弃了由一个教师承担所有教学内容的常规模式,采取了多师协作的专长教学方式。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皆根据自己的所学专业和研究专长,选择最擅长的内容进行专长式教学,从而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兼具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的重要课程。它不仅以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素质和母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还要以中国语言、文学、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熏陶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血脉,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字知识。爱生活、爱学习、爱思考。
任继愈著:《老子绎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版。
孙钦善撰:《论语新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
井上靖:《孔子》,刘慕沙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10年版。
余秋雨著:《君子之道》,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
章启群撰:《庄子新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
李洱著:《应物兄》,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朱光潜著:《谈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朱光潜著:《诗论》,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龚鹏程著:《文学散步》,东方出版社2015年版。
朱自清著:《经典常谈》,中华书局2009年版。
闻一多著:《唐诗杂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周勋初著:《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版。
朱炯远著:《刘禹锡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
葛兆光著:《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谢桃坊:《柳永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王水照、崔铭:《苏轼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版。
刘石评注:《苏轼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刘扬忠:《周邦彦词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邓广铭:《辛弃疾传》,三联书店2017年版。
刘扬忠:《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
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北方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陶尔夫:《南宋词史》,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李宗为著:《唐人传奇》,中华书局2003年版。
卞孝萱著:《唐传奇新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王昕著:《漫说“三言”“二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田鹿著:《三言二拍看明朝》,中华书局2011年版。
韩南著:《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王国维等著:《大师品评红楼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曾扬华著:《红楼梦引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林冠夫著:《红楼梦纵横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刘梦溪著:《红楼梦与百年中国》,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出版社年版。
韩兆琦著:《<史记>与传记文学二十讲》,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张大可著:《司马迁评传》,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张岱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
沈复著:《浮生六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版。
王实甫著,张燕瑾校注:《西厢记》(插图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蒋星煜著:《<西厢记>研究与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怡著:《中国现代诗歌欣赏》,高等教育出版2004年版。
韩石山著:《徐志摩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顾永棣编:《徐志摩诗全集》,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海子著:《海子诗全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顾城著:《顾城诗全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
北岛著:《北岛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鲁迅著:《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李欧梵著:《铁屋中的呐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唐弢著:《鲁迅的美学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沈从文研究资料》,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沈从文:《长河》,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
王安忆:《小说家的第十四堂课:在台湾中山大学的文学讲座》,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马云、胡景敏:《20世纪中国文学与西方现代艺术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王朝彦、鲁丹成著:《苍凉的海上花:张爱玲创作心理硏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振声、张新颖著:《张爱玲作品欣赏》,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季羡林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
王剑冰选编:《中国新时期经典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林贤治:《中国散文五十年》,漓江出版社2011年。
周敏著:《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朱景冬著:《当代拉美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李德恩著:《拉美文学流派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陈慧君著:《外国散文名篇鉴赏》,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崔宝衡,王立新主编:《外国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梭罗著:《瓦尔登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梭罗著:《梭罗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袁可嘉主编:《欧美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版。
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
陈幼韩著:《戏曲表演美学》,陕西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马向东著:《越剧》,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陆洪非编著:《黄梅戏源流》,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时白林著:《黄梅戏唱腔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董健,马俊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傅谨主编:《戏剧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陆谷孙著:《莎士比亚研究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兰姆姐弟编:《莎士比亚故事集》,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尹卫东著:《流行歌曲赏析》,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宋秋敏著:《唐宋词与流行歌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天礼编著:《流行歌曲创作与演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尤静波著:《流行歌曲写作教程》,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魏建功著:《汉字形体变迁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李学勤著:《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2019年版。
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李乐毅著:《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符淮青著:《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葛本仪著:《现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刘月华、潘文娱、赵淑华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著,《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
周有光著:《汉语拼音文化津梁》,三联书店2007版。
游汝杰著:《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陈汝东著:《修辞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王希杰著:《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赵奎生著:《对联修辞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唐桂兰著:《广告修辞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徐枫著:《北大口才课》,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
卡耐基著:《卡耐基魅力口才与演讲的艺术》,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
刘为、董明发编著:《笔杆子是怎样炼成的》,红旗出版社2014年版。
胡森林著:《公文高手的修炼之道·笔杆子的写作进阶课》,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版。
胡森林著:《公文写作心法——笔杆子的写作精进课》,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版。
吴晋慧著:《求职突围》,台海出版社2018年版。
杨雯、杨玉柱著:《华为时间管理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颜品生、张自立编著:《计划总结类文字材料写作》,蓝天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