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分享
spContent=《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是一门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在线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资源建设由扬州大学文学院徐林祥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承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在线课程。

二、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历史和现状、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掌握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由“课程概要”和“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三个课程模块构成。

其中:“语文课程与语文课程标准”模块包括“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三章;“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模块包括“语文教材的编制理论”“语文教材评介”“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初中语文教材分析”“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语文课程资源”六章。

四、与前后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育实习。

五、课程特色

1.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课程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理论,并致力于学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育理论解决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语文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2.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

本课程既有体现课程核心内容的基本理论学习指导,又有针对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具体案例分析研讨,为进一步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和教育实习奠定基础。

3.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本课程一方面按照模块、章、节,全面系统地讲授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内容讲授,设置相应练习,包括要求学生对课程标准及教材进行分析,并尝试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有效开展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

4.现状考察与历史梳理相结合。

本课程不仅重视语文教育现状的考察,而且注重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进而把握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5.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

本课程除36学时课内教学外,安排有大量可供课外拓展的资源,包括教学录像、专家讲座、电子教材、阅读书目等,并有专门的配套教学网站: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s://www.zgywjy.com ,国家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备案序号:苏ICP备05075364号),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切实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六、课程历史沿革与教学条件

扬州大学师范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该校与南洋公学师范院、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并列为中国师范教育肇始的三大源头。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前身即是在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苏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和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扬州大学文学院有着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类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优良传统。著名学者洪为法(1899-1970)先生(著有《国文学习法》,中华书局1935)、著名教育家袁哲(1906-1974)先生(著有《国语读法教学原论》,商务印书馆1936),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时执教于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和扬州师范学院。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后,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1933-2009) 先生重建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语文教育学教研室。顾黄初先生生前任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其著作有《现代语文教育史札记》(南京出版社199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开明出版社1994)、《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与顾振彪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与李杏保合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与顾振彪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顾黄初语文教育文集外集》(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主编有《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与李杏保合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与李杏保合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等。

本校自1981年恢复中学语文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以来,先后使用过《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等课程名称。1996年,《中学语文教学论》获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优秀课程建设一等奖。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论》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2004年,《语文教育学》再次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优秀课程。2007年,《语文教育学》被评为扬州大学精品课程。同年,该课程负责人徐林祥教授被评为扬州大学优秀教师。2011年,该课程负责人徐林祥教授主编的教材《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配套教材《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理论创新奖三等奖。该课程教学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同年,该课程负责人徐林祥教授被聘任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委员。2012年,该课程负责人徐林祥教授被聘任为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2014年,该课程负责人徐林祥教授获扬州大学优秀教学奖一等奖。该课程及相关成果,2017年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8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在30多年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在课程方面,完善原有的课程设置,建立了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三个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为《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设计》,选修课程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语文教育研究专题》,实践课程则由校内见习与校外实习两大板块构成。以必修课程为核心,以选修课程为辅助,以实践课程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在教材方面,改变“一门课程一本书”的做法,建立了由“基本教材+辅助教材+参考教材”三个层次组成的教材体系。基本教材为《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徐林祥主编,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全国20所高等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和《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徐林祥、张中原主编,全国20所高等师范院校联合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辅助教材为《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徐林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和《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徐林祥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与选修)。与文字教材配套的,还有相关的音像教材、教学软件和网络教材。

在教法方面,突破“口耳授受”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了由“视听教学+微格教学+网络教学”三者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视听教学”方面,拍摄了一批优秀中学教师的典范教学录像,用于教学观摩和讨论。在“微格教学”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微格教学设备,坚持对每届学生的单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并对拍摄的教学实录进行讨论和评点。在“网络教学”方面,筹建了国内首家由高校语文教育学教研室主办的集中国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本科生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和语文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以及在职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为一体的专门的语文教育网站: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s://www.zgywjy.com)。该网站现设有:本科生之家、研究生之家、教师之家、苏教版高中语文、顾黄初专栏、我们教研室、语文教育论坛、新书架等栏目。该网站自2004年3月1日正式开通以来,已先后改版三次,正常运行15年,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

在师资方面,打通高校与中学,建立了由“校内教师+实习基地兼职教师+校外名师”三者互补的师资队伍。校内教师除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学教研室教师外,聘请了扬州大学文学院10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参与见习指导。实习基地兼职教师包括江苏省扬州中学、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等10多所中学优秀教师,其中有16位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聘任为扬州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我们与江苏省扬州中学成立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研究中心”,以加强合作。此外,我们还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研室、扬州市教研室等单位的名师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定期举行名师讲座与研讨交流活动。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中学语文教师为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历史和现状、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掌握中学语文教材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力。

成绩 要求

暂无证书。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

后续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育实习。


参考资料

 

本课程教材:

徐林祥主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教材章节与教学录像对应表

教材章名称

教材节名称

教学录像名称

第一章  绪论

 

01本课程的性质与形成发展过程

02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二章  语文课程

第一节  语文与语文课程

03“语文”的含义

04“语文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05语文课程的性质

06语文课程的特点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07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第三章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节  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08语文课程文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0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与内容结构

第四章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一节  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

11语文课程目标的百年嬗变

第二节  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与构成要素

12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13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语文课程内容

14语文课程内容

第四节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15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第五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

16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第六节  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17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18语文课程的实施原则()

第五章  语文教材的编制理论

第一节  语文教材及其功能

19课程与教材

20新课程视域下的语文教材及其功能

第二节  语文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

21语文教材编制的心理学和课程论基础

22语文教材编制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

2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24语文教材的结构类型

第六章 语文教材评介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

25古代语文教材

26现代语文教材

第二节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评介

27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评介

第三节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评介

28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评介

第七章 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语文教材分析的内容

29语文教材内容属性分析

30语文教材使用属性分析

第二节  语文教材分析的方法

31静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32动态的教材分析方法

第八章  初中语文教材分析

第一节  初中记叙文教材分析

33记叙文教学的要点与分析的思路

第二节  初中说明文教材分析

34说明文教学的要点与分析的思路

第三节  初中议论文教材分析

35议论文教学的要点与分析的思路

第四节  初中文言诗文教材分析

36文言诗文教学的要点与分析的思路

第五节  初中写作教学与教材分析

37初中写作教学的要点与思路

第六节  初中口语交际教学与教材分析

38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点与思路

第九章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第一节  高中阅读与鉴赏教材分析

39高中阅读与鉴赏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二节  高中表达与交流教材分析

40高中表达与交流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三节  高中诗歌与散文教材分析

41高中诗歌与散文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四节  高中小说与戏剧教材分析

42高中小说与戏剧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五节  高中新闻与传记教材分析

43高中新闻与传记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六节  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材分析

44高中语言文字应用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七节  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材分析

45高中文化论著研读教材分析的思路及例说

第十章  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课程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

46语文课程资源

第二节  语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7语文地方课程

48语文校本课程

第三节 语文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参考书目:

1.课程教材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杨再隋等编著:《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家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顾明远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范印哲著:《教材设计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三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姚本先主编:《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9.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钟启泉主编:《课程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刘熙载著:《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3.叶圣陶著:《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4.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5.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6.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7.张志公著:《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9.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0.王相文、韩雪屏、王松泉主编:《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2.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顾黄初、顾振彪著:《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4.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吴格明著:《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6.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7.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8.倪文锦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9.刘占泉著:《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周庆元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1.索振羽编著:《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周振甫著:《文章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43.周振甫著:《诗词例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44.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45.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6.韩雪屏、王相文、王松泉主编:《语文课程教学资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7.王荣生等著:《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8.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十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9.徐林祥主编:《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0.徐林祥、张中原主编:《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1.徐林祥主编:《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倪文锦、欧阳芬、余立新主编:《语文教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3.施平著:《中国语文教材经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5.王林发主编:《新课程语文教材教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6.韩雪屏著:《语文课程知识初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57.王荣生、宋冬生主编:《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58.余虹著:《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59.刘永康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60.李杏保、方有林、徐林祥主编:《国文国语教育论典》 (上、下册),语文出版社2014年版。

 

61.人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62.苏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63.语文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64.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65.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