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系统中配置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在计算机知识结构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为学生较全面的建立起关于计算机系统的概念,为他们今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较坚实的知识及能力基础,因此本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要以操作系统的基本实现原理为基础,使学生较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具备初步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操作系统及其功能模块的能力。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学期总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建议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准),建议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60%。平时成绩可包括(但不仅限于)报告论文(课程思政实践)、PBL学习、课后作业、视频学习、在线测试、在线讨论、课堂测试、课堂小组讨论、课堂报告演讲、课堂参与等项目,至少不少于5项。各部分的建议考核内容、在平时成绩中的建议比例、关联课程目标、在总成绩中的占比等,如表7所示,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授课情况调整。各考核内容的详细评分标准见表8所示。
表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关联的课程目标 |
占平时成绩比例 |
占总评成绩比重 |
平时成绩 |
报告论文 |
5 |
5-10% |
50%
|
PBL学习 |
2,3,4,5 |
10%-15% |
||
课后作业 |
1,2,3 |
15%-20% |
||
课堂互动 |
4,5 |
10%-15% |
||
在线测试 |
1,4 |
15%-20% |
||
小组讨论 |
1,2,3,4,5 |
15%-20% |
||
单元测试 |
1 |
10%-15% |
||
期末考试 |
期末闭卷考试 |
1,2,3, 4 |
|
50% |
总评成绩 |
1,2,3,4,5 |
|
100% |
表8. 考核内容详细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
评分标准 |
|||
90-100 |
75-90 |
60-75 |
<60 |
|
报告论文 |
报告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字数≥4000,参考文献数量≥8且相关性强;内容完整且材料丰富,引用标注明确完整,体现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与民族自豪感 |
报告条理清楚,字数≥3000,参考文献数量≥5且相关性较好;内容完整,材料不够丰富,引用有标注,能体现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与民族自豪感 |
报告有一定条理,字数≥1000,参考文献数量≥2且基本相关;内容基本完整但材料较少,能体现学生的使命感与民族自豪感 |
报告字数<1000,参考文献数量<2;内容少,或有抄袭现象,体现不出学生的使命感与民族自豪感 |
PBL学习 |
报告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内容完整,字数≥3500,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合理且效率高,有2个以上创新点或改进,参考文献≥5篇,查重率≤20%,汇报PPT图表清晰,设计美观,答辩过程脱稿讲解,分析条理清晰,问题回答准确,小组协作好 |
报告条理清楚,内容较完整,字数≥2500,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合理且性能较好,有1个以上创新点或改进,参考文献≥3篇,查重率≤35%,汇报PPT设计较美观,答辩过程脱稿讲解,条理较清楚,问题回答基本正确,分工较合理 |
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字数≥1500,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基本合理,参考文献≥2篇,查重率≤50%,汇报PPT美观性及内容一般,答辩过程大部分内容脱稿讲解,大部分问题能基本正确回答,分工基本合理 |
报告内容不完整,字数少于1500,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不能满足题目基本要求,查重率>60%,有抄袭现象,汇报PPT界面文字多,内容不完整,答辩过程基本念PPT,只能回答少量问题,分工不够合理 |
课后作业 |
非标作业:方案等设计合理,分析准确,能满足问题全部要求 |
非标讨论题:方案较合理,分析较正确,能基本满足问题全部要求 |
非标讨论题:方案基本合理,能满足问题大部分要求 |
非标讨论题:方案不够合理,只能满足问题少量要求 |
标准题目:按照作业题目评分标准据实评价 |
||||
课堂参与 |
雨课堂测试、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据实评价;或参与回答次数在教学班前15% |
雨课堂测试、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据实评价;或参与回答次数在教学班前50% |
雨课堂测试、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据实评价;或参与回答次数在教学班前85% |
雨课堂测试、课堂练习、回答问题等据实评价;或参与回答次数在教学班后15% |
在线测试 |
客观题,在线课程系统按照评分标准自动据实评价 |
|||
小组讨论 |
非标讨论题:小组方案合理且性能好,分析准确,能满足问题全部要求 |
非标讨论题:小组方案较合理,分析较正确,能基本满足问题全部要求 |
非标讨论题:小组方案基本合理,能满足问题大部分要求 |
非标讨论题:小组方案不够合理,只能满足问题少量要求 |
标准讨论题:按照题目评分标准据实评价 |
||||
单元测试 |
按照每次测试的评分标准据实评价 |
|||
期末闭卷考试 |
按照期末试卷评分标准据实评价 |
第一周(课堂1):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什么是操作系统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和分类
1.2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测验
1.1.2操作习题概念测验
第一周(课堂2):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3 操作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1.4 操作系统用户接口
1.5 操作系统内核结构
1.6 典型操作系统介绍
第一章 单元作业
1.4.2处理器的状态和中断测验
第二周(课堂1):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1 进程的引入
3.2 进程概念
3.2进程概念测验
第二周 (课堂2):第三章 进程管理
3.3 进程控制
3.4 进程同步
3.4 进程同步作业
第三周 (课堂一) :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5 进程调度
3.5进程调度作业
第三周 (课堂二) :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6 进程通信
第四周 (课堂一) :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7 进程死锁
第四周 (课堂二) : 第三章 进程管理
3.8 线程机制
3.8线程机制测验
第三章 单元作业
第五周 (课堂一) : 第六章 文件系统
6.1文件和文件系统
第五周 (课堂二): 第六章 文件系统
6.2 文件的结构和存取
第六周 (课堂一) :第六章 文件系统
6.3文件目录管理
6.4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6.4 文件存储空间管理测验
文件目录和结构作业
第六周 (课堂二) :第六章 文件系统
6.5文件共享和文件保护
6.6磁盘调度
6.7 Linux文件系统
第六章 单元作业
第十周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4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4.5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第七周 (课堂二) :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1存储器管理概述
4.1存储器管理概述习题
第八周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2 连续存储器管理方式
linux伙伴系统问题
第九周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3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多级页表习题
第十二周 第五章 设备管理
5.1及5.2设备管理的功能及输入/输出系统
5.3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5.1设备管理功能测试题
第十一周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6虚拟存储系统
4.7 Linux内存管理机制-伙伴系统
第四章 单元作业
第二章 操作系统硬件基础
2.1处理器计算
2.2存储系统
2.3 中断和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