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移动通信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6周 已有 171 人参加
立即参加
spContent=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类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进行基础介绍(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后,从理论和工程估算二方面讨论了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第四章)紧紧围绕了实际系统所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理论与实际如何紧密地结合与发展,并讨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和拟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原理;最后四章分别讨论了目前使用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GSM与GPRS和第六章CDMA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七章)、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第八章)。
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类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进行基础介绍(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基础)后,从理论和工程估算二方面讨论了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第三章);数字调制技术(第四章)紧紧围绕了实际系统所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理论与实际如何紧密地结合与发展,并讨论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和拟采用的数字调制技术原理;最后四章分别讨论了目前使用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GSM与GPRS和第六章CDMA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七章)、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第八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信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和浙江省信息经济发展需要,在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课程为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理解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理论,阐明典型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归纳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之间的异同,分析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优缺点;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信息传输与通信网络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评价移动通信系统与移动通信网络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与开发能够满足现代移动通信所需的相关功能模块或子系统;

【素质目标】具有科学、求实、严谨的学习和工作作风,具备科学的方法论,在解决移动通信复杂工程问题中树立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以及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等多种制约因素的系统设计意识。

成绩 要求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概述

1.1 移动通信及其特点

1.2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4 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带使用

1.5 多址方式

1.6 分集技术及复用技术

1.7 几种资源分配技术的比较

1.8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1.9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1.10 第五代移动通信(5G)概述

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单元测验(胡志蕊老师班)

第一单元测验(许方敏老师班)

第一单元补测(许方敏老师班)

第一章单元测试(郑长亮老师班)

第一章单元测验(曾嵘老师班)

第二章 移动通信网

2.1 移动通信体制

2.2 移动通信的信道结构

2.3 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干扰

2.4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频率规划

2.5 多信道共用技术

2.6 位置管理

2.7 切换管理

2.8 信道自动选择方式

第二章作业

第三章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3.1 VHF 、U HF 频段 的电波传播特性1

3.1 VHF 、UHF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2

3.3 Egli场强计算

3.4 奥村模型1

3.5 奥村模型2

3.6 任意地形的信号中值预测

3.7 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作业

第二、三单元测试(胡志蕊老师班)

第二、三单元测试(许方敏老师班)

第二、三单元测试(曾嵘老师班)

第二、三单元测试(郑长亮老师班)

第四章 数字调制技术

4.1 引言及影响数字调制的因素

4.2 线性调制技术-BPSK、DPSK

4.3 线性调制技术——正交相移键控QPSK

4.4 MSK

4.5 GMSK

4.6 线性和恒包络相结合的调制技术

4.7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4.8 扩频调制技术

第四章作业

第四单元测验(胡志蕊老师班)

第四单元测验(许方敏老师班)

第四单元测试(郑长亮老师班)

第四单元测验(曾嵘老师班)

第五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与GPRS

5.1 GSM引言

5.2 GSM电信业务

5.3 GSM网络结构

5.4 GSM网络接口

5.5 GSM路由编号

5.6 GSM用户编号

5.7 GSM鉴权与加密

5.8 GSM无线信道基础

5.9 GSM信道组成

5.10 GSM关键技术及移动台接入

5.11 GSM小区选择

5.12 GSM位置更新

5.13 GSM呼叫与切换

5.14 GSM跳频技术

5.15 GPRS概述

5.16 GPRS网络管理

第五章测验(胡志蕊老师)

第五章作业

第五章测验(曾嵘老师)

第五章测验(许方敏老师)

第五章测试(郑长亮老师)

第六章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CDMA系统概述

6.2 CDMA前向业务信道

6.3 CDMA前向广播信道

6.4 CDMA反向信道

6.5 CDMA反向业务信道

6.6 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

6.7 CDMA系统中的Rake接收机

6.8 CDMA系统的容量

6.9 CDMA登记过程

6.10 CDMA切换过程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及长期演进(LTE)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7.2 WCDMA系统概述

7.3 WCDMA空中接口

7.4 HSDPA技术

7.5 HSUPA技术

7.6 CDMA2000系统概述

7.7 CDMA2000空中接口

7.8 TD–SCDMA系统概述

7.9 TD-SCDMA 网络结构

7.10 LTE系统概述

7.11 LTE 协议综述

第六、七章单元测验(胡志蕊老师)

第六、七章单元测验(许方敏老师)

第六、七章单元测试(郑长亮老师)

第六、七章单元测验(曾嵘老师)

展开全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曾嵘

曾嵘

副教授

郑长亮

郑长亮

讲师

胡志蕊

胡志蕊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