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考研全科400分攻略
认证学习
信息论与编码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3学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9周 已有 187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1)
spContent=《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处理与存储的一般规律,以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信息论和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信息传输处理过程的信息变化规律,从信息角度识别信息系统的优化途径,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论与编码》是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传输,处理与存储的一般规律,以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信息论和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分析信息传输处理过程的信息变化规律,从信息角度识别信息系统的优化途径,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讨论信息的度量,信息传输处理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培养学生应用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信息传输处理中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工程问题,并有能力获得相关结论和解释。

 它是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先修课。

 本课程涉及的原理与概念是通信传输的基础,我们将提供视频、思维导图、案例等资料,通过慕课形式授课。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信息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应用其概念、理论和方法解决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中关于信息度量的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能够应用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信息原理,分析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中关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工程问题,弘扬创新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3):能够应用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原理,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信息传输、处理和存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和解释。

课程大纲

第1章 绪论

第1章 测试

1.1 信息论的形成与发展

1.2 信息理论研究的内容

1.3 通信系统的模型

1.4 信息论的应用

1.5 香农的生平(扩展)

第1章 重点

第2章 信源与信息熵

2.1 信源的分类及数学模型

2.2 离散信源熵和互信息

2.3 离散序列信源的熵

2.4 连续信源的熵和互信息

2.5 信源的冗余度

2.6 平稳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性(扩展)

第2章思维导图

第2章 第1次作业

第2章 第2次作业

第2章 第3次作业

第2章 第4次作业

第2章 测试

第3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

3.1 信道的分类及数学模型

3.2 离散单个符号信号及其容量

3.3 离散序列信道及其容量

3.4 连续信道及其容量

3.5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第3章 思维导图

第3章 作业

第3章 测试

第3章测试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4.1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扩展资源:查尔斯贝巴奇的研究之路

第4章 作业

第4章 测试

第5章 信源编码

5.1 编码的概念

5.2 无失真编码定理

5.3 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5.4 常用信源编码方法简介

第5章 作业

第5章 测试

第6章 信道编码

6.1 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

6.2 纠错编译码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6.3 线性分组码

第6章 作业

第6章 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数;

线性代数;

概率论基础;

随机信号处理。

参考资料

教材:

曹雪虹、张宗橙编著,《信息论与编码》,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  Thomas Cover,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 John Wiley & Sons, 1991

2.  冯桂等著,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 马克·凯尔伯特(Mark Kelbert 著;高晖,吕铁军译,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剑桥大学真题精解,机械工业出版社

常见问题

问题1:怎样找到自己的帖子?

向下拉动讨论区页面的滚动条,在讨论区首页的子版块下方有一个“我关注的主题”  列表,但那并不是全部;看右边有个绿色“我的论坛主页”链接,点开就是你所有参与过的主题列表了。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只能跟踪到你发帖的主题,无法定位到你发的帖子。

经验:有的同学是这么做的:他将自己的每次发帖都记录下来,同时会记录发帖的日期,发帖时论坛中已经有几页了。事后就能找到自己的帖子了,也能看到别人的回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应娜

应娜

副教授

郭春生

郭春生

教授

许方敏

许方敏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