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为我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本课程的先修课是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后续课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等。
本课程主要围绕中心法则,从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和修复过程及这些过程的调控;基因表达调控;DNA重组技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系统生物学五个方面展开对分子生物学的阐述。通过系统地介绍上述内容,使同学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从事相关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1. 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2. 了解和认识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发展方向,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本专业相关工 作奠定基础。
3. 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4. 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
第一章 走进分子生物学
1.1分子生物学的前世今生
1.2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3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DNA的结构和复制
2.1DNA及其结构的发现
2.2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2.3 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
2.4 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
2.5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起始
2.6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终止
2.7 DNA切除修复
2.8 应急反应和易错修复
第二章DNA的结构和复制
第三章 RNA的结构和转录
3.1RNA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3.2 转录概述
3.3 RNA聚合酶
3.4 原核生物的转录
3.5 真核细胞的Ⅱ型启动子
3.6 rRNA的加工
3.7 tRNA的加工
3.8 mRNA的加工
3.9 mRNA前体的剪接
3.10 RNA的功能和进化地位
第三章 RNA的结构与转录
第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1遗传密码的破译
4.2遗传密码的特征
4.3tRNA的结构和功能
4.4 蛋白质的合成机器—核糖体
4.5原核细胞翻译的起始过程
4.6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的起始
4.7蛋白质的延伸和终止
4.8多肽链的加工与修饰
4.9蛋白质的定向运输
第四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5.1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5.2基因表达调控的原理
5.3乳糖操纵子
5.4色氨酸操纵子
5.5真核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前调控
5.6真核基因表达调控-转录水平调控
第五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
6.1 分子生物学技术分类
6.2 双向电泳的原理与操作
6.3 RNAi的起源
6.4 RNAi的作用机制
6.5 RNAi研究的流程
6.6酵母双杂交技术
6.7蛋白相互作用Pull-Down实验
6.8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
6.9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
学习本课程需要一定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基本知识。
1. 普通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王林嵩等
2.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玉贤、李毅、郑晓峰,2013
3.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 (第六版) Cold Spring Harbor Press出版, 2007年出版 James Watson, Tania A. Baker, Stephen P. Bell, Alexander Gann, Michael Levine, Richard Losick、 978-0-321-50781-5
Q :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研究内容是怎么理解的?
Q : 请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Q : 生命科学的研究已进入后基因组时代,试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谈谈你对后基因组时代的认识,并预测后基因组时代里“分子生物学”发展的未来
Q :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Q : 请介绍你熟知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分子生物学的前沿内容。如果让你开始这个方向的研究,你将如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