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有机化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03月26日 ~ 2018年07月02日
学时安排: 2-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62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主要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前期主要课程之一。全校设有该门课的各专业都是48学时,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和配套教材《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主要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前期主要课程之一。全校设有该门课的各专业都是48学时,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和配套教材《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有机化学》是农林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课,主要授课对象为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的前期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其中实验课教学已作为基础化学实验的核心内容单独进行教学与考核。全校设有该门课的各专业都是48学时,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有机化学》和配套教材《有机化学学习指导》。该教材经历了2001年的第一版、2007年的第二版以及2013年的第三版。十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教材不断吸收新的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国内外教材的优点,以满足新的专业调整和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连续被评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授课目标

了解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和相关的应用。

成绩 要求

课程总计100分,其中单元测试占80%,讨论占20%




课程大纲

第二章 烷烃和环烷烃

2.1 烷烃的命名

2.3 乙烷、丁烷的构象异构

2.2 构象异构现象

2.4 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历程

2.5 环己烷的构象异构

2.6 环烷烃的构型异构

单元检测

第三章 烯烃、炔烃和二烯烃

3.3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3.1  烯烃与炔烃的结构、异构现象及命名

3.2  电子效应

第四章 芳香烃

4.1 芳香烃的命名

4.5 芳香链α位的取代及氧化

4.2 芳香烃亲电取代历程

4.4 休克规则及应用

4.3 定位规律及应用

第五章 旋光异构

手性碳引起的旋光异构现象

物质的旋光性

构型及其表示方法

外消旋体的拆分

立体异构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确定

第六章 卤代烷

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卤代烷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消除反应历程

第七章 醇、酚、醚

酚的亲电取代反应

醇酚醚的结构特点

醚键的断裂规律

醇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八章 醛、酮

格式试剂及其应用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

醛、酮的α-H的反应

醛、酮的鉴别方法

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

单元测试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

羧酸的酸性及影响因素

酰胺的特殊性质

互变异构现象

第十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主要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及命名

胺的碱性、亲核性

氨基的保护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重氮盐的取代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第十二章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类脂的结构特点

油脂的结构与组成

油脂的性质

第十三章 碳水化合物

单糖的结构和书写

双糖的结构和性质

单糖的化学性质

自然界中的多糖

第十四章 蛋白质和核酸

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核酸的结构和特点

蛋白质的分类和空间结构

核酸的结构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基础无机化学及高中化学知识

参考资料


1)《有机化学》(第四版),汪小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有机化学》(第四版),曾昭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邢其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有机化学》,夏百根,黄乾明编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常见问题

1.       有机化学内容太多,到底掌握哪些关键内容?

答:基本结构理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典型结构特征;利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理化性质,并了解典型反应机理;应用其性质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区别、推倒结构式。

2.       怎样才能学好有机化学?

答: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是学好有机化学的基本过程。在预习环节,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和相关知识点及重点、难点,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通过观看讲课视频、课件或阅读资料等进行充分学习,对章节内容有个基本掌握,对自学尚不能达到完全理解和掌握的要记录下来,进一步通过课堂听讲以及参与课堂讨论,达到吃透内容,充分掌握。

在听课环节,要抓住有限的课堂时间,在老师引导下系统地理解章节的结构体系、重点和难点,结合自己自学不明白的部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弄懂弄通。在复习环节,要做到及时、充分,同时边复习边思考边总结。一方面总结章节要点和规律,一方面对各类化合物间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比较,不断强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认知。结合充分练习达到融会贯通。在练习环节,线上线下要结合起来,从知识点练习到单元练习,再到综合应用练习。由此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学好有机化学的根本。

3.       立体化学比较难,对学习有机化学重要吗?

答:重要!各类有机分子都有自身的特征结构,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结构的重要部分,只有在基于立体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客观分析其性质。因此要掌握有机物立体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如透视式、投影式等。

4.       作为农科学生,对反应机理是否不太要求?

答: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是掌握反应规律和应用反应的基本,只有在对反应物与试剂的结构特点充分认识、反应的关键步骤、经过的反应中间体等有所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反应的本质,把握反应规律。对农科学生不要求书写反应机理,但必须理解。

 



河南农业大学
18 位授课老师
徐翠莲

徐翠莲

教授

姜松

姜松

讲师

杨国玉

杨国玉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