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微生物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03月04日 ~ 2018年06月14日
学时安排: 2-4学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01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及其进化、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和证实均来自对微生物的研究,因此微生物学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及其进化、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生命科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和证实均来自对微生物的研究,因此微生物学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微生物学》是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与医学、农业、工业发酵、食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学科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我院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专业的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组成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科学先进,既重视基本理论知识,也注重吸收近年来微生物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先进。实验教学兼具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既培养了学生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是本课程的明显特点。由于它覆盖面广、应用广泛、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业深造机会的提升均有较大的作用而受到师生的重视。1995年在河南省率先获得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微生物学”课程1998年被河南农业大学列入首批河南农业大学优秀课程建设规划,1999年被评为首批河南农业大学优秀课程,2001年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优秀课程,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级优秀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校级创新课程。


 

授课目标

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生长、遗传变异、分离鉴定、传染免疫和生态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进一步深造,从事微生物科研、教学和工业生产以及动植物、食品生产和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成绩 要求

课程总成绩由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和课堂讨论3部分组成,占比分别为50%、40%和10%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其以上为良好,90分及其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巴斯德和科赫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微生物学发展史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其他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菌的特殊构造糖被

细菌的特殊构造鞭毛

细菌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

放线菌概述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和菌落形态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

细菌的形态大小

细菌的特殊构造芽孢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

蓝细菌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营养之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营养物质的吸收

微生物的营养之碳源、氮源和能源物质

设计和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的类型(一)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培养基的类型(二)

第四章 病毒与亚病毒

病毒的基本结构和化学组成

病毒的形态大小和性质

亚病毒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第八章 微生物遗传

基因突变的类型及特点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之转化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之接合

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及过程

类突变株的筛选方法

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之转导

菌种的退化、复壮及保藏

诱发突变的机制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微生物生长及测定方法

细菌的分批培养生长曲线

氧和氧化还原电位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其他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和PH对微生物的生长的影响

其他灭菌

高温灭菌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生物氧化(二)

生物氧化(三)

ATP的生成和利用

生物氧化(一)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酵母菌生活史及常见种类

真核微生物概论

霉菌的菌丝

霉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常见霉菌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

微生物与自然界氮素循环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一)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二)

植物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第十章 应用微生物

生物肥料

生物农药

微生物与生物能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有机化学

生物化学



参考资料

1、参考书:

1)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沈 .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杰奎琳·布莱克.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蔡谨主译原著第6,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4)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学(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黄秀梨,辛明秀.微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杨清香.微生物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009.

7)王贺祥.农业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推荐网站:

(1)武汉大学国家级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https://202.114.65.51/fzjx/wsw/

(2)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级微生物学精品课程https://nhjy.hzau.edu.cn/kech/wswx/home/kechengjianjie.htm

(3)南开大学微生物学精品课程 https://jpkc.nankai.edu.cn/course/wswx/

(4)浙江大学国家级微生物学精品课程https://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introduction?uuid=8a833996-18ac928d-0118-ac928ebc-0150&courseID=C060004&column=brief

(5)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级微生物学精品课程https://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b-19cc4aab-0119-cc4aacdc-0147&objectId=oid:8a83399b-19cc4aab-0119-cc4aacdc-0146&courseID=A070108




常见问题

本课程部分图片、视频借鉴自网络,所有资料仅为教学需要。如有涉嫌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课程团队联系。非常感谢!

河南农业大学
11 位授课老师
徐淑霞

徐淑霞

教授

陈红歌

陈红歌

教授

王明道

王明道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