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在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学物理》在线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学大纲、课程视频、电子教案、在线测试等教学内容,以及物理短片、图形图像等富媒体资源。清晰的知识脉络、交互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媒体、趣味的探究实验,使得课程生动且富有活力。
从课堂走向网络,让更多的人享受优质资源,随时随地随心地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这是我们《大学物理》课程的良好愿望。
欢迎大家加入《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
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必须培养具备宽厚知识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较强适应能力和有强烈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等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建立宽广的知识背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使学生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掌握基本的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发展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最社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程分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两种,总评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上为优秀。
第一章 流体力学
1.1 液体的流动性质
1.2 液体的黏滞性质
1.3 物体在黏滞液体中的运动
第一章测试
第一章作业
第二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2.1 表面张力
2.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2.3 毛细现象
第二章测试
第二章作业
第三章 气体动理论
3.1 气体动理论基本概念
3.2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3.3 能量均分定理
3.4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律
第三章测试
第三章作业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4.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
4.3 热力学第二定律
4.4 熵 熵增原理
第四章测试
第四章作业
热学作业
第五章 静电场
5.1 静电场 电场强度
5.2 高斯定理
5.3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势
第五章测试
第五章作业
第六章 波动与振动
6.1 简谐振动
6.2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6.3 简谐振动的合成
6.4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第六章测试
第六章作业
第七章 光学
7.1 光的干涉
7.2 光的衍射
7.3 光的偏振
第七章测试
第七章作业
高等数学
(1)《大学物理教程》,潘建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8,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2)《大学基础物理学》,习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新编基础物理学》,王少杰、顾牧、吴天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7,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4)《大学物理学》,潘建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8,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