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旅游文化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6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1.5-2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3周,共17周 已有 194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2)
spContent=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意和远方。在旅游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文化的力量。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旅游让文化更加出彩。《旅游文化》就是这样一门从旅游走进文化的课程,讲授旅游的发展轨迹、旅游的文字魅力、旅行信仰与风俗、旅行家与游记、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内容。 本课程是河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课。课程现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由张野、司艳宇、凌文锋、段冰、滕亚秋、王书丽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曾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等30余项教学奖励。 我们将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欢迎您走进《旅游文化》课堂!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意和远方。在旅游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文化的力量。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旅游让文化更加出彩。《旅游文化》就是这样一门从旅游走进文化的课程,讲授旅游的发展轨迹、旅游的文字魅力、旅行信仰与风俗、旅行家与游记、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内容。 本课程是河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课。课程现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由张野、司艳宇、凌文锋、段冰、滕亚秋、王书丽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曾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等30余项教学奖励。 我们将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欢迎您走进《旅游文化》课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旅游文化》是一门介绍旅游文化知识和分析旅游文化实践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培育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旅游理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

    本课程围绕“旅游文化现象”展开,解析何为旅游和旅游文化,介绍旅游发展脉络、旅游文字魅力、旅行信仰与习俗、著名旅行家和游记,分析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内容。

    本课程既有传统的旅游文化内容,也有现代的旅游文化内容;既有国外的旅游文化内容,也有国内的旅游文化内容;既有丰富的知识讲解,也有生动的案例剖析;既有大量的授课视频,也有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理解和掌握一系列旅游文化知识,学会如何识别和认知旅游文化现象,学会如何运用和创造旅游文化,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掌握旅游的发展脉络,理解旅游的文字意蕴,了解旅行信仰与习俗,了解著名旅行家和游记,理解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旅游文化知识解决旅游问题的实践能力,具备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创新转化文化的能力,具备将文化融入旅游和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旅游理念,具备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的意识,树立“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爱民的情怀,培育服务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奉献精神。

课程大纲
初识旅游文化
课时目标:理解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的内涵,理解学习旅游文化的意义。
1.1什么是旅游 1.2什么是文化 1.3什么是旅游文化 1.4为什么学习旅游文化
旅游的发展轨迹
课时目标:理解旅游的发展脉络。
2.1旅游的产生 2.2古代的旅游 2.3近代的旅游 2.4现代的旅游 2.5当代的旅游
旅游的文字魅力
课时目标:理解旅游的文字学意蕴。
3.1 古文中的“旅” 3.2古文中的“游” 3.3古文中的“观”
旅行信仰与习俗
课时目标:理解旅行信仰产生的原因,理解旅行习俗的文化内涵。
4.1旅行信仰 4.1.1旅行信仰的产生 4.1.2信仰的神灵 4.1.3祭祀神灵的仪式 4.2旅行习俗 4.2.1饯行习俗 4.2.2接风习俗
中国著名旅行家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著名旅行家的事迹,理解旅行家的旅游观念和行为的意义。
5.1孔子的比德之游 5.2张骞的凿空之旅 5.3司马迁的游学 5.4郑和下西洋
中外著名游记
课时目标:了解中外著名游记作品,理解游记的文化意义。
6.1中国古代著名游记 6.1.1《封禅仪记》 6.1.2《桃花源记》6.1.3《水经注》6.1.4《大唐西域记》6.1.5《醉翁亭记》6.1.6《徐霞客游记》6.2中国近现代著名游记6.2.1《漫游随录》6.2.2《欧游杂记》6.2.3《文化苦旅》6.3外国著名游记 6.3.1《马可波罗游记》6.3.2《伊本白图泰游记》6.3.3《利玛窦中国札记游记》6.3.4《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旅游景观文化
课时目标:理解旅游景观的文化意义,理解“八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表现。
7.1传统旅游景观 7.1.1故宫太和殿:宫殿中的王者 7.1.2孔府:儒家文化的圣地 7.1.3拙政园:私家园林的典范 7.1.4西夏王陵:神秘的西夏文化遗址 7.2现代旅游景观 7.2.1华强方特:国内主题公园的领军者 7.2.2宽窄巷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7.2.3拈花湾:特色小镇中的经典之作 7.2.4大宋·东京梦华:旅游演艺中的精品 7.3八景文化 7.3.1八景文化的历史演变 7.3.2八景的文化意义及表现特色 7.3.3八景文化案例:汴京八景
旅游交通文化
课时目标:理解旅游交通方式和旅游通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8.1旅游交通方式 8.1.1徒步 8.1.2骑行 8.1.3乘车 8.1.4乘轿 8.1.5乘船 8.2旅游交通要道 8.2.1丝绸之路 8.2.2海上丝绸之路 8.2.3京杭大运河 8.2.4茶马古道 8.2.5万里茶道 8.2.6结语
旅游住宿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旅游住宿文化的发展演变,理解住宿业态的功能和文化特色。
9.1传统旅馆文化 9.1.1逆旅:古代的私营旅馆 9.1.2驿站:古代的官办旅馆 9.1.3客舍:古代的寺院旅馆 9.1.4会馆:地缘性民间旅馆 9.2现代酒店文化 9.2.1经济型酒店 9.2.2特色酒店之精品酒店 9.2.3特色酒店之主题酒店 9.2.4特色酒店之“醉”美民宿 9.2.5野奢酒店:顶级的野外住宿
旅游饮食文化
课时目标: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渊源,理解旅游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
10.1八大菜系 10.2饮食文化圈 10.3特色小吃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旅游和文化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资料

[1]谢春山主编:《旅游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宋采义等:《中国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马勇等:《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4]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增订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6]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8]范能船:《旅游与中国文化》,百家出版社,2000年。 

[9]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喻学才:《旅游文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11]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13]钟贤巍:《旅游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张国洪:《中国旅游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司艳宇:《汴京八景》,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有课件吗?A : 部分章节有,在每节(或每章最后一节)视频下方“文档”中有“课件”,可以在线点击观看。Q : 本课程有拓展学习资料吗?A : 部分章节有,在每节(或每章最后一节)视频下方“文档”中有“拓展阅读”,可以在线点击观看。

河南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张野

张野

副教授

司艳宇

司艳宇

副教授

凌文锋

凌文锋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130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604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3098人参加

创业基础

李家华

378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