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意和远方。在旅游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文化的力量。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旅游让文化更加出彩。《旅游文化》就是这样一门从旅游走进文化的课程,讲授旅游的发展轨迹、旅游的文字魅力、旅行信仰与风俗、旅行家与游记、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内容。 本课程是河南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面向大学生的通识课。课程现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由张野、司艳宇、凌文锋、段冰、滕亚秋、王书丽等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曾荣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河南大学教学质量奖特等奖等30余项教学奖励。 我们将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欢迎您走进《旅游文化》课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旅游文化》是一门介绍旅游文化知识和分析旅游文化实践的课程。该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识,培育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旅游理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

    本课程围绕“旅游文化现象”展开,解析何为旅游和旅游文化,介绍旅游发展脉络、旅游文字魅力、旅行信仰与习俗、著名旅行家和游记,分析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内容。

    本课程既有传统的旅游文化内容,也有现代的旅游文化内容;既有国外的旅游文化内容,也有国内的旅游文化内容;既有丰富的知识讲解,也有生动的案例剖析;既有大量的授课视频,也有丰富的拓展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可以理解和掌握一系列旅游文化知识,学会如何识别和认知旅游文化现象,学会如何运用和创造旅游文化,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内涵,掌握旅游的发展脉络,理解旅游的文字意蕴,了解旅行信仰与习俗,了解著名旅行家和游记,理解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交通文化、旅游住宿文化、旅游饮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旅游文化知识解决旅游问题的实践能力,具备挖掘文化资源、提炼文化元素、创新转化文化的能力,具备将文化融入旅游和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旅游理念,具备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旅游文化的意识,树立“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的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家、爱民的情怀,培育服务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奉献精神。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对旅游和文化常识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资料

[1]谢春山主编:《旅游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宋采义等:《中国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马勇等:《中国旅游文化史纲》,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4]喻学才:《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增订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6]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7]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8]范能船:《旅游与中国文化》,百家出版社,2000年。 

[9]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喻学才:《旅游文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11]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13]钟贤巍:《旅游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曹诗图:《旅游文化与审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张国洪:《中国旅游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胡幸福:《中华旅游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司艳宇:《汴京八景》,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有课件吗?A : 部分章节有,在每节(或每章最后一节)视频下方“文档”中有“课件”,可以在线点击观看。Q : 本课程有拓展学习资料吗?A : 部分章节有,在每节(或每章最后一节)视频下方“文档”中有“拓展阅读”,可以在线点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