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3月26日 ~ 2021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1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9)
spContent=亲爱的朋友: 您想知道传说中的年兽到底为何物吗?你想知道春联的前世今生吗?您想了解我们华夏儿女共同的生日吗?您想感受古代中国人的狂欢节吗?……神秘的起源,悠远的历史,美妙的传说、独特的习俗、深邃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古老神秘的面纱,在这里被一一揭开,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吧! ——课程团队
亲爱的朋友: 您想知道传说中的年兽到底为何物吗?你想知道春联的前世今生吗?您想了解我们华夏儿女共同的生日吗?您想感受古代中国人的狂欢节吗?……神秘的起源,悠远的历史,美妙的传说、独特的习俗、深邃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节日古老神秘的面纱,在这里被一一揭开,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学习之旅吧! ——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本课程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精美丰富的视图,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神秘起源、历史演变、美妙传说、奇特习俗、绚烂文化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生动呈现,旨在让学习者感受中华节日文化的无穷魅力,并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从而使民族文化自信力得到增强 

本课程选取14个中国传统节日,按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按照节日的时间顺序逐一进行讲授。第一个模块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春季的传统节日数量最多,故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依次讲授了春节、人日节、元宵节、中和节、春社、龙抬头节、寒食节和清明节等8个节日。第二个模块为“昼永说夏日”。夏季的传统节日数量相对较少,重点讲授了端午节。第三个模块为“秋来风景异”。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依次讲授了秋季的三大传统节日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第四个模块为“飞雪话隆冬”。分上、下两个部分,依次讲授了腊日节、腊八节、祭灶节和除夕节。


授课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历史演变、传统习俗,自觉认同、守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优秀文化 

2.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体悟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观念和丰富审美情趣,夯实人文底蕴,涵养仁爱德行。

3.能将所掌握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融入其他课程学习,深刻理解本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4.能运用所学节日文化知识解析节日中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文化现象,自觉弘扬中华优秀的节日文化,在节日文化的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

5.能在课堂互动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以恰当的方式充分表达观点,调控自我情绪,强化小组合作意识。 


课程大纲
导论
0.1中国传统节日释名
0.2数量庞大种类多
0.3源起复杂有纵深
0.4先秦孕育汉成型 唐宋高峰清稳定
导论 测试题
第一讲 春节
1.1名称纷繁历史远
1.2 “元旦”之名寓意深
1.3 起源三说各有据
1.4 贴画鸡图纳五福
1.5 接神踩祟迎新春
1.6 名帖贺岁有讲究
春节测试题
第二讲 人日节
2.1 女娲造人说缘起
2.2占卜戴胜祈人丰
2.3菜羹煎饼泥泥狗
人日节测试题
第三讲 元宵节
3.1 先秦庭燎说渊源
3.2 千门灯火祈丰年
3.3 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测试题
第四讲 中和节
4.1 德宗赐宴生子献
4.2 祭祀句芒与羲和
中和节测试题
第五讲 春社
5.1社日里来社神祭
5.2先秦大节祀典列
5.3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社测试题
第六讲 龙抬头节
6.1 苍龙抬头春雨降
6.2 金豆开花龙神救
6.3引龙祭龙五谷丰
6.4剃得龙头龙子做
龙抬头节测试题
第七讲 寒食节
7.1 禁火寒食念贤臣
7.2 上古改火渊源深
寒食节测试题
第八讲 清明节
8.1“节”与“节气”区别大
8.2 扫墓祭祖民德厚
清明节测试题
第九讲 端午节
9.1 别名最多涵义幽
9.2上古辟邪本源说
9.3“邪毒”来自阴阳失
9.4五彩礼物邪毒避
端午节测试题
第十讲 七夕节
10.1 牛郎织女鹊桥会
10.2 闺中女子乞巧忙
10.3 牛女本为两星座
10.4 节物凸显生殖观
七夕节测试题
第十一讲 腊日节
11.1 蜡腊二祭说腊日
11.2 祭祀百神又驱傩
腊日节测试题
第十二讲 腊八节
12.1 腊八道是何所来
12.2 辟邪逐疫腊八粥
腊八节测试题
第十三讲 祭灶节
13.1 糖瓜黏黏灶王祭
13.2 灶王信仰火崇拜
祭灶节测试题
第十四讲 除夕节
14.1 “年兽闹年”除夕节
14.2 寓意多多年夜饭
14.3 除旧布新扫尘忙
14.4 爆竹声中邪祟除
14.5新桃旧符春联化
14.6 门神威武家宅户
14.7 熬年守岁光阴惜
14.8 灯火岁岁家兴旺
除夕节测试题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

2.乔继堂:《细说中国节》,北京:九洲出版社,2006年。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年。

常见问题

 

中国传统节日数量庞大,历史渊源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深刻,各地民俗事象丰富多彩,要在周时间内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尝试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学分和短学期之间的矛盾:

1.通过强化教学和训练过程以增加容量,做到线上线下教高度融合。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策划以老师教为引导、学生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教学方式除了视频展示以外,还有情境对话式、场景呈现式、师生讨论式、助教答疑式,由以前的单一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团队互助型的讨论式学习。

3.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领悟我们节日文化的真正魅力。

平均每周坚持3-4小时的固定时间学习本课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按本课程时间表进行,在7周内就可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课学习,在第8周参加课程考试并取得良好成绩。必须避免那种10天不学习本课,一学习本课就学10个小时的事倍而功半的徒劳无益的学习方式。  

黄冈师范学院
3 位授课老师
王金禾

王金禾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汤天勇

汤天勇

黄冈师范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方正

方正

黄冈师范学院教授 研究生导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8749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1899人参加

医学细胞生物学

马萍

25987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59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