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奥秘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地与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本课程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审视组织蕴含的奥秘,展现组织的独特魅力,启迪学生对组织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人们的生活不是各自孤立的行为,需要不断与其他人交往互动以实现目的,而人们交往互动的载体就是“组织”;今天的人类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无论是否情愿,没有人与组织无关。

    组织是个色彩斑斓的魔兽,一方面力大无穷,另一方面难以驾驭,作为人类实现目标的手段,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目标与路径背离的种种诡异。    

    本课程试图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审视组织蕴含的奥秘,揭示组织的规律,通过展现组织的独特魅力来启迪学生对组织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课程共分十章,涉及十个方面的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人与组织的关系,课程讨论了人类是否可以拒绝组织,结论是,个人无法规避与组织的关系。

    第二个主题是组织管控问题。尽管组织有着巨大的力量,但组织其实难以驾驭,而组织一旦失控,事物的发展就越会走向人们组建组织初衷的反面。

    第三个主题是讨论组织的规模跟效率的关系,课程展示了二者关系的复杂性,结论是人多力量不一定大;

 第四个主题是讨论组织的理性,组织理性不是个体理性的叠加,甚至一群理性个体可以组成完全非理性的组织,这与人们设计构建组织的初衷相悖。

    第五个主题是组织对人的心理影响,人是环境动物,组织在环境因素中扮演了影响个人行为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组织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大到我们几乎不是自己行为的主人;

    第六个主题是组织间的经济交易关系。由非正式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社会网络比正式的契约关系对于组织更有效。

    第七个主题是关于组织的生死存亡。组织在环境中生存,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来决定组织的生与死。为了获得环境的技术和认可,组织必须服从环境的规则和规定,从而成为制度化组织。组织是自然的产物,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第八个主题是讨论组织战略与组织架构的关系,尤其关注二者谁先谁后、谁追随谁的问题,讨论结果是,谁先谁后都有道理;

    第九个主题是组织的服从问题,尤其关注个体服从程度与组织效率是否正相关。结论是,二者非线性相关,所以,服,还是不服,是一个问题;

    最后一个主题,课程介绍了在组织理论发展早期为我们引路的大师们,历经百年,他们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授课目标

   课程为揭示组织奥秘,涉及了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与各类理论,试图在组织问题上给予学生全面的视野和理性思维方式;通过揭示组织从生到死以及力量蕴积的规律,使学生不仅理解组织背后蕴含的秘密,而且为日后从事各类组织管理及组织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管理学

社会学

参考资料

n  []理查德·H·霍尔著,张友星等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n  【美]沃尔特·W·鲍威尔等,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n  []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n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n  李友梅,组织社会学与决策分析,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n  肯·史密斯 & 迈克尔·希特主编,徐飞等译,管理学中的伟大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n  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