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河口与海岸演变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20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
进行至第3周,共9周 已有 3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
spContent=“河口与海岸”,是海陆交汇过渡带,是海洋的门户,地理区位优势显著,资源和能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河口与海岸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治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课程带领大家认识潮汐、波浪等海洋自然力,了解河口拦门沙地貌与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沙质海岸侵蚀与淤积的地貌特征与演变,探讨河口与海岸整治防护工程与水动力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河口与海岸”,是海陆交汇过渡带,是海洋的门户,地理区位优势显著,资源和能源丰富,成为了世界上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随着“海洋强国“、”一带一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河口与海岸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治理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课程带领大家认识潮汐、波浪等海洋自然力,了解河口拦门沙地貌与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沙质海岸侵蚀与淤积的地貌特征与演变,探讨河口与海岸整治防护工程与水动力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从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和河流径流动力入手,结合我国主要河口与典型海岸,了解河口与海岸形态及演变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熟悉不同类型河口与海岸的形成条件和河床演变的主要特征,理解不同类型河口与海岸的水沙运动和河床演变特性,探讨人类科学的、智慧的开发利用河口与海岸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河口发育的动力因素、河口水动力特性、河口地貌与演变,海岸地貌与泥沙运动,海滩剖面与沙质海岸的冲淤演变等。

授课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

(1) 了解河口与海岸的发育形成因素、泥沙的基本运动特性;

(2) 认识和掌握水动力主要特征,理解不同类型河口与海岸的演变特性及其与水沙运动的关系;

(3) 了解河口与海岸治理实践与技术,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掌握河口与海岸地区开发治理的指导原则和治理关键与难点;

(4) 培育从事河口与海岸演变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河口的定义


1.2 海岸的定义


1.3 研究内容与价值


第二章 河口发育的动力因素


2.1 径流


2.2 潮汐与潮流


2.3 波浪


2.4 海流


2.5 风暴潮


2.6 科氏力


第三章 河口泥沙


3.1 河口泥沙的基本特征


3.2 河口泥沙的来源


3.3 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 


第四章 河口水动力特征


4.1 河口潮汐现象


4.2 河口盐淡水混合


4.3 最大浑浊带


4.4 河口锋系


第五章 河口地貌与演变


5.1 河口主要地貌


5.2 河口三角洲及其演变


5.3 河口侵蚀基准面与形态演变


5.4 河口的冲淤变化


第六章 河口治理


6.1 河口航道整治


6.2 河口疏浚工程


6.3 河口建闸


第七章 海岸地貌


7.1 海岸断面特征及平面形态


7.2 我国海岸类型


第八章 海岸带泥沙运动


8.1 海岸带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


8.2 沙质海岸的泥沙运动


第九章 沙质海岸的冲淤演变


9.1 沙质海岸的冲淤演变


9.2 海岸建筑物对冲淤演变的影响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黄胜,卢启苗编著. 河口动力学[M].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2]    乔彭年等著. 中国河口演变概论[M]. 科学出版社, 1994.


[3]    熊绍隆编著. 潮汐河口河床演变与治理[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4]    邹志利主编. 海岸动力学. 第4版[M].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5]    郑金海等主编. 海岸动力学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 [M].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5.


[6]    David Prandle著. 河口动力及形态学[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6.


[7]    Colin D. Woodroffe. Coasts: form,process and evolu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8]    钱宁, 万兆惠著.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1983.


[9]    严恺主编. 海岸工程[M]. 海洋出版社, 2002.



河海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沈红艳

沈红艳

讲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