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计算机专业学生“吃软怕硬”的普遍情势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潮席卷全球,提高硬件能力、学会“双腿”走路是明智之举。
我们将用12周的时间讲解数字逻辑设计的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从硬件基础入手,通过对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及典型实例的深入分析,帮助同学们逐步建立起硬件思维。授课思路沿着从简单到复杂的主线,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们掌握各类典型的基本逻辑部件,并能循序渐进地分析和设计规模逐步增大的硬件电路。
数字逻辑是分析和设计计算机及其他数字系统的基础,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不仅仅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硬件知识,还能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和逻辑设计能力,并初步具备灵活使用基本的逻辑部件设计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系统的能力。
你想体验“硬件菜鸟”的华丽变身吗?那就赶快加入我们的行列,来一次“硬件”也疯狂吧。
SPOC中需要学生做每周的单元测试,这部分成绩为10分。
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面向零基础的学生。
课程教材:
Charles H. Roth,Jr., Larry L. Kinney 著,《逻辑设计基础(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
参考书:
1. 杨春玲,《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玉龙,《数字逻辑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3. 毛法尧,《数字逻辑(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 没有实验设备,没有指导老师,请问如何进行数字逻辑的实验?
答:可以采用仿真软件,比如 multisim, 自己就可以练习了。喜欢动手的话,也可以购置面包板和芯片进行硬件实验。
2. 请问学完这门课程有什么用?能做什么?
答:这门课是硬件基础课,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先修课。或者说,是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组成及结构的基础课程。此外,如果你想使用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做设计的话,掌握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很有必要。完成课程学习后,如果能自己设计出来一个较为完整的数字系统,就达成了学习目的。从目前来看,今后数字系统设计的趋势就是使用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完成。所以,同学们在掌握了数字逻辑设计的基本原理之后,还需要学习verilog、VHDL等硬件编程语言,在ise、vivado等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