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有诗词吟唱的传统,《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配乐的唱词,吟唱行腔抑扬顿挫,文体与曲体高度统一,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课程以吟唱为视角,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词与音乐的关系,总结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的音乐特点。课程负责人将其还原吟唱的古诗词吟唱音、视频穿插于课程之中,更增添了课程的美感。
课程主讲人黑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刘冬颖教授,是国内古诗词吟唱的代表人物,致力于古乐谱唱诗的发掘、抢救、整理与传播。2016年开始,刘冬颖教授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古典诗词吟唱的新媒体传播”,带领项目团队从《瑟谱》《白石道人歌曲》《九宫大成》《魏氏乐谱》《碎金词谱》等20余种古乐谱文献中,辑录出原汁原味的古人歌诗曲调,同时,参考古典诗词吟诵名家作品,积极整理、保存、传承当代名家曲调,通过现代的记谱方式和专业的音乐编配、制作模式,以及“文人唱诗”的演绎手法,使其重新绽放艺术的美感。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成果积累的基础上,“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课程,采取“讲”与“赏”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家带入到中华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中来。
“中华诗词经典吟唱”可以作为“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音乐”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和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受众范围广泛,既能当作高校通识课程的学分认定课,同时对提高社会学习者古诗词修养大有裨益。课程采取“讲”与“赏”相结合的方式,将大家带入到中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来,将中华优秀的诗词文化与现代音乐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兼顾内容上的雅正及意境悠远与表现形式上的通俗易懂,让经典诗词在古老而创新的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旨在促进当代大学生和全社会的美育教育。
《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课程大纲
序:走进古典诗词的心灵世界
1.以将心比心的阅读态度走近古典诗词
2.充分认识古典诗词是历史的一部分
3.把握古典诗词音乐与文辞的合二为一的重要特征
第一节:唱出古诗词的美!
1古老而年轻的古诗词吟唱
2古诗吟诵与吟唱的区别
3今天的我们如何吟唱古诗词?
第二节. 诗乐合一——《诗经》的音乐性
1.《诗经》是世界上最美的书
2.《诗经》的音乐特点
3.《诗经》中的乐器
第三节. 诗礼相承——《诗经》吟唱彰显礼仪
1.温柔敦厚的“《诗》教”
2.《诗经》吟唱的核心是礼仪
3.《诗经》音乐的消失与历史上的《诗经》吟唱
第四节. 惊才绝艳——《楚辞》彰显楚地音乐风情
1.楚地音乐文化与乐器
2.《楚辞》是楚地音乐文化的菁
3.后代《楚辞》吟唱
第五节. 采诗制乐——乐府的设立与歌诗的普及
1.“歌诗”的繁荣与乐府的兴盛
2.丰富的“乐府”诗体
3.汉代的乐器与汉乐府的吟唱
第六节. 高歌长吟——歌诗盛行与唐诗大观
1.音乐让唐诗传播更广
2.唐代诗歌与音乐繁荣的历史背景
3.唐代乐器与唐代酝酿的新文学形式
4.现存的唐诗吟唱曲谱
第七节. 依曲填词——宋词的音乐魅力
1.词是宋朝的流行歌曲
2.宋代社会与宋词的繁荣
3.宋代的记谱法与宋词传唱
4.宋词流派与吟唱风格
爱好中国古典诗词、喜欢吟唱诗词,具备一定的古典文学知识和音乐素养。
本课程60分及以上可获得合格证书,80分至100分可获得优秀证书。分数权重设为:
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共占50%;
课程讨论占10%,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发表的有效帖子(含主贴和回帖)的数量给予评分,只有参加课件中由老师发起的讨论活动的发帖才能计入成绩。课程讨论获得满分(10分)的同学发表的有效帖子不少于5个;
考试占40%,试卷内容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题为主。
课程参考资料
序
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导论》中华书局2017年
刘崇德译谱《唐宋词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一讲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导论》中华书局2017年
杨赛主编《中国历代乐论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第二讲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刘崇德译谱《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冬颖著 《诗经八堂课》中华书局2018年
刘冬颖著《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中华书局2010年
第三讲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刘崇德译谱《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刘冬颖著 《诗经八堂课》中华书局2018年
刘冬颖著《执子之手——诗经爱情往事》中华书局2010年
第四讲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周建忠主讲《楚辞研究》中国大学慕课2018年
褚斌杰著《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五讲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赵敏俐著《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
刘崇德译谱《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六讲
关也维著《唐代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
【清】蘅塘退士 选,顾青编注《中华经典藏书: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
第七讲
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王兆鹏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常见问题
1.古典诗词不仅仅是流传下来的美好诗句,在诗词产生的年代,都与音乐密切相关。了解、学习古典诗词,一定要重视音乐的维度。
2.本课程设置的客观题有确定答案,主观题及讨论为开放性话题,未设标准答案,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