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鉴赏与诵读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屈原是中华诗祖,同时他的诗歌也为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典范, 被誉为“世界文明瑰宝”。课程结合楚音韵、楚音乐、楚民俗、楚书艺、楚故事等,守正创新,逐一鉴赏与诵读楚辞开创者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作品。在琴曲《离骚》的韵律中,主讲人将带领学习者感受古今鉴赏、吟诵、吟唱、乐舞、文创等楚辞审美体验方式,领悟屈原高洁人格和崇高情怀,感受成熟于人类文化“轴心时代”的楚辞文化魅力。课程忠实于作品文本,并梳理了两千多年的楚辞诵读传统,实地采录了汨罗江畔当代民间楚辞吟诵,呈现了现存最早的《离骚》《涉江》竹简和历代楚辞图绘。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及其所开创的楚辞诗体;有助于激活学习者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激发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楚辞艺术的灵感、及有效知识素养和能力框架的构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屈原作品作为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作“群落”,保持和发展了远古绚烂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将个体的人格情操和想象的神话世界、多维的历史世界、蓬勃的现实世界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中国自传体叙事抒情诗的典范。同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屈原其人的影响源远流长,呈现出了三种历史形态:诗人屈原、文化名人屈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符码屈原。直到今天,屈原作品被誉为“源头活水”、“世界文明瑰宝”。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逐一鉴赏与诵读楚辞开创者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大招》等作品,结合楚音韵、楚音乐、楚民俗、楚书艺、楚故事等,深入认识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及其所开创的楚辞诗体,激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楚辞的灵感,促进有效知识素养和能力框架的构建。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

知识目标:理解楚辞的文体特征、文化特征、历史地位与影响;理解屈原二十五篇楚辞作品的思想情志、结构章法和艺术手法;了解《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等代表性楚辞作品的鉴赏与诵读门径。

能力目标: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才智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育廉洁自律意识、创新担当精神,涵育爱国精神及家国情怀,增进文化自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正如《文心雕龙 辨骚》所论,屈原作品的自身魅力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有收获:“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课程忠实于作品文本,并梳理了两千多年的楚辞诵读传统,实地采录了汨罗江畔当代民间楚辞吟诵,呈现了现存最早的《离骚》《涉江》竹简和历代楚辞图绘。

       课程资料丰富,视听结合,守正创新,雅俗共赏,通过MOOC平台交互功能、讲解吟诵的音视频、章节测验、单元作业、课堂交流区等,将极具学术性的知识课程转变为知识教育与兴趣、素养、人格、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文化素质课程,展示了多学科交叉鉴赏《楚辞》的新文科实践探索成果,以期提升学习者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文化创业创新能力。同时,为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的灵感源。

        课程内容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吸纳了龚红林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5FZW005)、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编号17A090)、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基地项目(编号17JD038)、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编号19JP006)成果。      


先须熟读《楚辞》,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南宋 严羽《沧浪诗话》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好修人去二千载,此地犹闻兰芷香。宗国三年悲放逐,楚辞万古擅文章。——【越南】阮攸《湘潭吊三闾大夫二首》其一

 

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诗歌是全人类的财富。 

——[俄]H·T·费德林《论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楚辞的文体特征、文化特征、历史地位与影响;理解屈原二十五篇楚辞作品的思想情志、结构章法和艺术手法;了解《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等代表性楚辞作品的鉴赏与诵读门径。

能力目标: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才智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育廉洁自律意识、创新担当精神,涵育爱国精神及家国情怀,增进文化自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姜亮夫    《楚辞通故》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崔富章总主编 《楚辞学文库》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周秉高   《楚辞解析》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建忠 《楚辞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黄灵庚 《楚辞文献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年

方铭     《楚辞全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

林家骊 译注 《楚辞》中华书局 2015年

龚红林《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中华书局2021年

李明 龚红林主编《屈原文化研究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

龚红林  何轩 《行吟屈原》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年

龚红林 《屈原与中外文化交流》《文艺报 》理论与争鸣  2013.6.14

龚红林《屈原精神对中国作家的心灵铸造》 《文艺报 》理论与争鸣  2011.6.13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