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绪论、思想政治、道德、法治教育四部分内容。我们将详细探讨当代大学生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关系,深刻回答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等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并且具备根据个人性格和特点独立自主地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2、学生能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辩证地看中国与世界大势,科学看待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
3、学生能够将道德的相关理论内化为自觉意识、自主要求的能力,以及外化为自身行为和习惯的能力。
4、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具备分析和解决职业、家庭、社会公共生活等领域现实一般法律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活和高职生活的特点,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关理论。
2、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理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以及职业、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3、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4、掌握:择业与创业的方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我国法律基本体系以及《民法》《刑法》相关基础法律常识。
素质目标:
1、形成学生对自身、家庭、职业、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养成团队合作、踏实实干的精神。
3、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正确的法制观为指引,确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意识。
无
推荐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参考资料: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2015年12月31日。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年11月12日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