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中国大学,变化剧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眼光,能将物理思想和文化精神结合、浓缩在一门课程中,是我们团队每天都在不停思索的问题。我们追求的是希望作一门简单有趣的科学素养课,而不是山高一样的物理课本和“黑洞一样的物理知识”,我们更期待的是,同学们能够在课程中获得启迪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因为这是一个需要科学和文化融合的新时代。
本课程以物理知识为载体,通过对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些重大发现过程以及该过程中相关著名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分析和探究,充分展现物理学发展过程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品味物理学中的人文价值以及人文社科研究的科学价值,启迪思维,启发灵感。力求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注重对学生和大众科学素养的锻炼与提高。自然科学文化与人文社科文化的相生相容、止于至善是21世纪人类共同的选择。
通过《物理与文化》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获得思维的启迪!
感悟物理学家的科学历程,理解成功是奋斗出来的,幸福要靠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是关键!
希望在追梦的路上,科学思维,人文关怀和工匠精神始终相伴在我们左右!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本课程不需要先修课程和预备知识!具有初、高中物理基础即可。
1. 《物理与文化》倪光炯,王炎森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2. 《物理学的概念与文化素养》 [美]Art Hobson著,秦克诚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第四版;
3. 《你错了,爱因斯坦先生》,[德]弗里奇著,邢志忠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4. 《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伟大论战》,曼吉特库马尔,重庆出版社,2012;
5.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美)里夫金,霍华德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