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艺术能让生活更丰富多彩,艺术能让人生更充满格调! 艺术的种类多种多样,《艺术导论》汇聚丰富艺术类型,绘画、舞蹈、音乐、建筑、雕塑、设计,总有一款适合你! 欢迎大家选择《艺术导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艺术导论》课程属艺术类通识课程,是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规定的高校必须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之一。课程从各艺术门类的基础知识入手,以导论的形式进行教学,目的是帮助高校大学生特别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的表现和本质是什么?了解艺术作为一种人文素养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艺术导论》课程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健全人格。通过认识不同门类艺术的基本特点,理解艺术的形式和本质。本课程内容涉及艺术的多个门类,如绘画、建筑、音乐、舞蹈、雕塑、影视、设计等,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艺术基本知识,认识艺术发展的规律,为后期其它人文素质课程和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的开设奠定基础。课程采用理论分析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理论学习与作品欣赏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收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本课程共分32讲,每讲10-15分钟,每一讲讲解一种艺术现象,剖析一种艺术理论,并引导学生和听众利用艺术理论分析和鉴赏艺术现象,每个教学内容都有丰富的图片和声像资源。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健全人格。通过认识不同门类艺术的基本特点,理解艺术的形式和本质。本课程内容涉及艺术的多个门类,如绘画、建筑、音乐、舞蹈、雕塑、影视、设计等,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艺术基本知识,认识艺术发展的规律,为后期其它人文素质课程和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的开设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具备中外历史常识。

2、具备中外文化常识。

参考资料

《艺术导论》,邹跃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大学艺术鉴赏》,彭琛 马春明 周松竹 薛睿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

《音乐鉴赏》,谭君,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美术鉴赏》,张道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中国雕塑史》,孙振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中外建筑艺术》,刘先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常见问题

1、昵称的重要性。

 (1)河南理工大学在教务系统选修《艺术导论》的同学请注意:请一定使用经过学校认证的账号,学期中间不要更换账号绑定的手机号。

 (2)社会自由选修本课的同学昵称不用修改。

2、课程讨论表现的统计。

 在课程的课件内容中,每个视频单元都附有课堂讨论,教师设置好问题,学生只能回复,这些问题会在“课堂交流区”显示,Mooc系统会自动统计同学们发帖和回帖的次数并打分。

 其他讨论区的帖系统不计分,但可以自由交流。

3、请多关注课程公告

 由于课程为线上课程,需要同学们多关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课程公告以了解课程进度和教师的要求。也可以绑定微信,这样MOOC的课程公告会推送到微信。

4、注意上课时间和测试、考试截至时间

   (1)本课程总共24学时,每周上3课时,学习时间共8周。开课后,每周一更新一单元内容,单元测试会错后一天发布,截止时间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天,中间都可以进行学习和测验。但提醒同学们最好按学习计划每周完成学习任务。

  (2)结课考试一般安排在课程内容学习结束后的一周,考试时间为一周时间,请注意考试公告的具体开始和截至时间。

  (3)具体时间请参看课程介绍。

5、怎样取得好成绩?

  (1)成绩构成包含3部分——期末考试占比50%,单元测验占比35%,课堂讨论占比15%。请注意,由于MOOC的计分方法和教务系统计分方法不一样,最终MOOC显示成绩跟教务系统成绩有可能不一致。

  (2)期末考试和单元测验都是考题,做对多少就得多少分。

  (3)课堂讨论参与讨论40次以上为100分;不满40次,系统自动换成百分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