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你身边》属于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有志学习急救知识的人士开放,普及传授常见的急救和自救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采用主题式教学内容的编排形式,包括救在你身边、生命的律动、气管有异物、创伤急救、与水火较量、有毒入侵、生活中的意外、灾难袭来8个急救话题,以真实的操作、丰富的文字、精彩的图片和视频材料,借助现代技术,对心肺复苏、海氏手法、创伤的四大急救技术、日常生活中常见急症的一般急救措施、以及某些意外灾害事故(如车祸、地震、火灾等)后的自救互救常识进行讲解。让学习者可以在危急时刻及时地自救、他救,从而增加自己、家人或其他人的生存机会。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上,着力凸显时代感和现代性,同时又不影响相应知识点讲解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急救知识深入人心,引起当代年轻人的共鸣和青睐。
知识目标:
1.掌握心脏骤停、气管异物梗阻、动静脉大出血、各类骨折、常见中毒、烧伤、溺水、触电、中暑、运动伤害、灾难救护等常见急症和紧急情况的急救知识;
2.熟悉现场急救的流程、高热的处理、癫痫的处理、晕厥的处理、运动伤的处理、中暑的处理;
3.了解溺水的处理、电击的处理、灾难现场救护流程(地震、火灾、车祸急救);
能力目标:
学会心肺复苏术、AED机的使用、海姆立克法、创伤的四大急救技术、食物中毒的急救技术。
情感目标:
形成在急救现场能正确识别各种危急情况,冷静谨慎的运用各种急救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感和守护生命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
1.平时课程测验40%,单元练习通常会与每周学习内容同步发布,主要形式为客观题,提交后系统自动给出评分。
2.平时课程讨论10%,发表或回复一个讨论得5分,满分100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
3.线下见面课占总评成绩的10%,要求同学们在固定时间到医学院第一实验楼221完成。
4.课程结束考试40%,主要形式为客观题,满分为100分。
无
参考资料:
1.《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教材:实用现场急救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杜亚明 刘怀清,2014
2.《白金十分钟:急救技术普及篇》,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何忠杰,2015
3.《现场急救常用技术普及培训教材 》,茅志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说明:
1.本课程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
3.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联系邮箱:297987471@qq..com、13603919202、15660115830
问1:如何获取通知、公告?
答:养成每日登陆APP学习的习惯,另外所有通知和公告同时发送至您的注册邮箱。
问2:为什么要修改昵称改?
答: 课内同学请将昵称修改为——专业班级 姓名,例如:药学1701-01 丁一,方便老师快速找到自己的学生,期末导出你的成绩。
问3:影响最终成绩的因素有哪些?
答:讨论区参与讨论问题的次数,平时测验的平均分数,期末测试的成绩。
问4:如何参加课程讨论?
答:请到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回答每一章节的讨论题。如有课程内容之外的疑问,请发布在相关讨论区。
问5:可以给你们点赞吗?
答:可以,请电脑上登陆,点个人中心,进入我们的课,右上角有“评价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