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解决测量数据的内业计算和误差处理等问题,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时数与学分相对也较多。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协方差传播律及权、条件平差、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等。本课程对专业课的学习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
1.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误差的分类、误差的性质、平差方法、平差结果的精度评定和统计性质,这对学习测绘其它专业课和从事测绘科研、生产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掌握误差传播规律、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近代数据处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测绘工程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测量数据处理问题。
3. 运用高等数学与测绘工程的相关原理和知识,并且根据测绘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解决空间点实测精度和制定各项测量限差。
4. 掌握测量误差处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根据工程的需要,选取相应的误差处理方案。
该课程结束后,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和课堂考勤占总成绩的30%。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测量学;作为数据处理的基础,它也是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矿山测量学等专业课的基础。
1.建议教材选用:
武汉大学测量平差学科组编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2.建议教学参考书:
[1] 葛永慧,魏峰远等. 测量平差基础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5
[2] 金日守,戴华阳.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测绘出版社 2011.4
[3] 武汉大学测量平差学科组编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