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程分为标准件及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三个部分。
通过三个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标准件的概念、种类、标记等,并熟悉其画法;学会看懂并绘制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绘制工程图样,掌握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图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1)掌握螺纹、螺纹紧固件、键、销和齿轮的画法;了解弹簧的画法。 (2)掌握较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绘图和读图的方法。 (3)掌握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及步骤。
本课程的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讲课视频、完成在线测试、完成单元作业并参与作业互评、参加期末考试。
课程学习成绩由三个部分构成:
(1)在线学习和单元测验占课程成绩的30%
(2)单元作业占课程成绩的20%
(3)期末课程考试成绩占50%。
第一周 课程简介、螺纹
1.1 课程简介
1.2 螺纹的形成及要素
1.3 螺纹的种类及表示法
1.4 螺纹的标注
第二周 螺纹紧固件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
2.1 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及画法
2.2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装配画法
2.3 键及其连接
2.4 销及其连接
第三周 滚动轴承、齿轮及弹簧
3.1 滚动轴承基本知识
3.2 滚动轴承的画法
3.3 直齿圆柱齿轮的名称和尺寸关系
3.4 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3.5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参数和尺寸关系
第四周 零件图的基本内容、零件的结构分析及视图表达
4.1 零件图的基本内容
4.2 零件的结构分析
4.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4.4 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
4.5 典型零件的表达分析
第五周 零件图尺寸标注、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
5.1 合理标注零件的尺寸
5.2 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
5.3 零件的表面结构
第六周 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读零件图
6.1 极限的基本概念
6.2 配合与配合制
6.3 极限与配合在图样的标注
6.4 几何公差
6.5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七周 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的内容
7.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7.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7.3 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7.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7.5 零部件序号、明细栏
第八周 装配图的画法、读装配图
8.1 装配的工艺结构
8.2 部件测绘方法
8.3 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8.4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5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课程学习需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几何元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及图样表示法等《工程图学基础》课程的知识。
【使用教材】
[1] 李广军, 石玲,吕金丽. 工程图学基础(第2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6.
[2] 张生坦, 张勇. 张波.工程图学基础习题集(第2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6.
【参考书】
[1] 何铭新, 钱可强, 徐祖茂. 机械制图. 第6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何建英, 阮春红, 池建斌. 朱冬梅.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第七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3] 杨裕根,褚世敏. 现代工程图学(第4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7.
Q : 每周的学习时间多长?
A : 每周视频不超过一个小时,是教学内容的精炼,还需在课后加强练习。
Q : 课后要做哪些方面的训练?
A : 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后需要多看,多练,同时还要与相关专业课紧密联系,是学好专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