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是教师教育基础类课程模块之一。本门课程是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版,是指南型的免费网络公开课,共分为七章,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改革,以教师教学行为为切入点,以培养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和素养为目标,围绕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反思与反馈,阐述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和行为要素。教学团队每周都会发布新的学习内容,渐进的推进,配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丰富详实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视频、文稿等的方式呈现,要求学习者要仔细阅读相关课程资料,按时完成每章测验与作业,并积极参与论坛的讨论,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相关经验分享学习体会,提出自己的疑惑。期待各位学员能够把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课程目标:
在本课程结束后,您将会:
1. 学习并运用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理论,将“善、真、美”的理念贯穿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2. 认识并学会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分析逆向教学设计的影响因素。
3. 运用逆向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独立完成一份《教学设计》。
4. 说出教学活动的类型与特征,并做到灵活的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5. 运用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管理的原则和策略,提高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管理的能力和实效。
6. 运用各种有效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7. 能够运用我们提供的方法与工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的反思。
讨论(10%):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到10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这个部分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本课程每章都会有若干讨论题目,学员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讨论。
测验(40%):每次测验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允许尝试2次,取最高分为有效得分。本课程一共有7次章节测验。
作业(20%):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完成1次实践性互评作业。具体要求参见作业说明。实践性互评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5个。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本课程一共有1次实践性互评作业。
期末考试(30%):包括20个单选题、10个多选题和15个判断题。需要在90分钟内完成,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章 促进学习的有效教学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1.4中外学者谈有效教学
1.1有效教学内涵
1.2有效教学理论基础
单元测验
1.3有效教学国内外研究
第二章 有效教学设计概述
单元测验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2.1传统教学设计与逆向教学设计
2.2逆向教学设计影响因素之学习者
2.4逆向教学设计影响因素之教学资源
2.3逆向教学设计影响因素之课程标准
第三章 逆向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单元测验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3.2教学评价设计
互评作业
3.3教学活动和过程设计
3.1教学目标设计
3.4教学方案设计
第四章 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4.3教学活动千机变
单元测验
4.1教学活动大家谈
4.4教学活动时间掌控
4.2教学活动理性看
第五章 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及管理
5.3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单元测验
5.1课堂问题行为面面观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5.2课堂问题行为预防
第六章 科学实施教学评价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6.1有效教学评价概述
单元测验
6.3课外教学评价
6.2课堂教学评价
第七章 理性进行教学反思
辛老师与孙老师对话
7.2教学反思之理论基础
7.3集体(团体)教学反思
7.4自我(个体)教学反思
7.1教学反思之基本问题
单元测验
预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