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美,让人如沐春风!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美,能转化成竞争力!美好时代,“美学复兴”正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振奋的强音。一个不懂美的人,一个不知如何审美的人,一个不会以审美原则来操演生活的人,他就落后于时代。在此,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美”课堂,并以审美批判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丰富多变的世界。
美,让人如沐春风!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美,能转化成竞争力!美好时代,“美学复兴”正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振奋的强音。一个不懂美的人,一个不知如何审美的人,一个不会以审美原则来操演生活的人,他就落后于时代。在此,让我们一起走进“大美”课堂,并以审美批判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丰富多变的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表现形态、美的范畴、以及中西部分美学基本理论的介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心中爱美的情感,培养他们懂美、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传递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美学理论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自然、社会、艺术、技术审美以及专业课程特色美育等审美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以此来美化自己的心灵,培养完美的人格,自觉地塑造自身美的形象;最终帮助学生,在提高面向人才市场及社会的就业、创业竞争力等方面,提供有力的帮助,以审美的心胸从事现实事业,使自己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大学生在当今社会文化语境中,自觉经营情感发达、境界高远、富有意义的美丽人生,拥有一个真正健康向上的“美丽大学”。
授课目标
1.带领学生学习、理解美学基本原理以及掌握艺术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懂美、爱美;
2.引导学生厘清专业背后的美育之维,提高学生审美判断力和树立正确审美观;
3.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强大民族精神,塑造完美人格,引导学生具有高远的精神追求,成就美丽人生和美丽大学。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 《大学美育》课程的产生背景与课程体系介绍。
1.课程导入——《大学美育》课程的产生背景
2.课程体系与特色——课程体系介绍
认识美
课时目标: 本章在介绍西方有代表性的几个“美本质”学说,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章句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何谓美”的本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拓展对美内涵的新理解,进一步认识美和懂美。
1.轴心时代——中西美学思想史“轴心时代”
2.美在理式说——“美在理式”说解读
3.美在关系说——“美在关系”说解读
4.美在生活说——“美是生活”说解读
5.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美”解读
6.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显现——马克思主义“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显现”解读
7.儒家美学思想——中国传统“儒家”美学思想解读
8.老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先贤“老子”的美学思想解读
9.庄子美学思想——中国古代先贤“庄子”美学思想解读
10.生命美学——探析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美学内涵
11.席勒的美育观——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的美育观解读
美丽人生之自然美维度
课时目标: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生息之所在,人与自然高度契合而融生的自然美,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章从中西自然审美的差异、人化自然、环境美学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对于人生存的意义以及人对自然应投入的责任。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变迁——古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变迁
2.人化的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审美的历史过程
3.西方当代环境美学——西方当代环境美学解读
4.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环境观解析
5.中西自然审美差异——中西自然审美差异解析
美丽人生之社会美维度
课时目标: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具有社会性,人类实践推动人类前行,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体现出丰富的社会美。本章着重阐释社会美的内涵、社会美的内容以及人格美的要义,强调如何做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1.社会美内涵——解析什么是社会美
2.社会美内容——解析社会美所包含的内容
3.人格美——通过理解实例解析什么是人格美,做一个有人格美的人
美丽人生之艺术美维度
课时目标: 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体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本章主要从书法美、绘画美、雕塑美、建筑美、音乐美的内涵概述讲起,重点阐释如何欣赏艺术美,以及艺术美对于提高人艺术修养的意义。
1.如何欣赏艺术美——在学习各种艺术美之前,学习如何欣赏艺术美
2.绘画美赏析——绘画美的赏析
3.西方绘画美赏析——注重讲解西方绘画的赏析
4.中国传统绘画赏析——着重讲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赏析
5.书法美赏析——书法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部分,解析书法美的赏析
6.建筑美赏析——建筑美—“亭”的赏析
7.中国建筑文化赏析——中国建筑文化赏析与解读
8.西方建筑文化赏析——西方建筑文化赏析与解读
9.中国雕塑审美——中国雕塑美的赏析
10.西方雕塑审美——西方雕塑美的赏析
11.西方经典音乐赏析——走进西方经典音乐的美丽世界,欣赏西方经典音乐之美
12.中国古典音乐赏析——赏析与解读中国古典音乐
13.美国乡村音乐赏析——赏析与解读美国乡村音乐
美丽人生之技术美维度
课时目标: 技术美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第一种美的形态,也是人类物质生活中最基本的审美存在。本章主要介绍技术美内涵、现代技术两面性的反思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1.技术美——技术之美解析
2.现代技术反思——现在技术利弊解析以及反思
3.人工智能的伦理学维度——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对社会伦理秩序产生强烈的冲击
优雅与崇高:美丽人生形态
课时目标: 本章从广度上介绍审美范畴,阐释优美与崇高的美学内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对这一对范畴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做一个优雅的人以及如何做一个崇高的人。
1.审美范畴简介——美学中谈到的审美范畴有很多,一般会讲述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和荒诞等……
2.优美的美学内涵——优美的美学内涵解析
3.如何做一个优雅的人——如何做一个优雅的人、优雅的大学生?
4.崇高美学内涵——崇高的美学内涵解析
5.如何做一个崇高的人——如何做一个崇高的人解析
中华传统文化:美丽人生基因
课时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论语》、《道德经》、《庄子》中的主要思想,强调这些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认识观等方面的启示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询作为华夏民族子孙的美丽基因,树立文化自信,构建美丽人生。
1.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理解文化复兴与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3.《论语》关键词思想解读——《论语》关键词思想解读
4.孔子思想影响——阐释孔子思想对当下的影响
5.《道德经》关键词思想解读——《道德经》关键词思想解读
6.老子思维方式——阐释老子的思维方式
7.老子思想影响——老子思想对当下产生的影响
8.《庄子》关键词思想解读——《庄子》关键词思想解读
9.庄子思想影响——庄子思想对当下产生的影响
10.美丽人生——阐释如何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盈自己,成就自己的美丽人生
经济精神与美育
课时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论语》、《道德经》、《庄子》中的主要思想,强调这些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认识观等方面的启示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询作为华夏民族子孙的美丽基因,树立文化自信,构建美丽人生。
1.为什么开特色美育——开设特色美育的必要性
2.经济精神——经济精神你也蕴含这美美育话题
3.经济伦理——经济运行和活动要遵循经济伦理相关标准
4.何谓文化产业——阐释文化产业的内涵
5.文化产业属性——阐释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
6.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介绍
管理美学与美育
课时目标: 当代美学发展一个重要趋势是从思辨、哲理走向实验和实用。美学的泛化,让作为应用美学的管理美学应允而生。管理美学是美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管理学发展的产物,尤其是产生于人本化管理实践的结果。很多企业家、老板都在学习哲学、美学、文学方面的书,这不足为奇,也是现实所需。本章详细阐释管理学发展的新阶段、管理美学内涵、基本原理和现实应用,以此强调管理美学相关专业背后的课程美育问题。
1.管理学发展新阶段——现今当代管理学的发展概况
2.企业文化管理——企业中文化管理解析
3.何谓管理美学——阐释管理美学的内涵
4.管理美学基本原理——管理美学的基本原理阐释
5.管理美学的应用——阐释如何应用管理美学
法治文化与美育
课时目标: 本章主要内容为了解法学审美之维以及法治文化与美育的关系。法学审美之维重在引领学生了解法治元素的五种美,法治文化与美育重在引领学生厘清情与法关系,了悟守法下的自由,以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以此强调法学相关专业背后的课程美育问题。
1.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生成的土壤——中国古代法律文化解析
2.中国法律文化的特征——中国法律文化特征解析
3.法治美之一——法治中的美育解析
4.法治美之二——法治中的美育解析
5.法治文化与美育——法治文化与美育的联系
中原文化与特色艺术美育专题
课时目标: 中原文化以河南、陕西、山西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涵盖内容广,历史厚重,多元且独特。原始彩陶、商周青铜器、殷墟甲骨文、宋代瓷器、中原豫剧、……,无不熠熠生辉。本章意在讲解中原文化内涵,介绍有代表性中原特色艺术,以彰显区域文化魅力。
1.中原文化的魅力召唤——中原文化简介
2.老家河南——中原文化的魅力召唤
3.豫剧赏析——豫剧文化赏析
4.中原青铜器艺术(上)——中原青铜器艺术赏析
5.中原青铜器艺术(下)——中原青铜器艺术赏析
6.中原陶瓷艺术——中原陶瓷艺术赏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曾繁仁:《美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张法:《美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仇春霖:《大学美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杨春时:《中华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