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数据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留下的痕迹,通过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量化社会经济关系,发现社会经济规律。这就是《计量经济学》。本课程融理论于案例,在生动的故事中,培养你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和直觉,锻炼你实际建模的应用能力。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计量经济学》MOOC,共同领略计量经济学带给我们的惊喜、困惑、启发。最后享受它带给我们的丰厚回报。
数据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留下的痕迹,通过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量化社会经济关系,发现社会经济规律。这就是《计量经济学》。本课程融理论于案例,在生动的故事中,培养你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和直觉,锻炼你实际建模的应用能力。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计量经济学》MOOC,共同领略计量经济学带给我们的惊喜、困惑、启发。最后享受它带给我们的丰厚回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计量经济学融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为一体,以有关定性研究为依据,将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定量描述,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探索社会经济现象中蕴含的原理和规律。因此,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而计量经济学课程,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普遍重视。
本《计量经济学》在线课程立足本科生计量经济学培养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是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以及违背经典计量模型假设条件的检验与修正方法的讲解与实践练习。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二是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若干前沿。三是具有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能力,能够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EViews软件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简单的实证分析。四是具有进一步自主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计量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概念、发展历史和内容体系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 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1.3 Eviews下如何创建工作文件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课时目标:理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小二乘估计及其估计量的统计性质;会熟练操作Eviews下数据录入、OLS估计方法
2.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及其假设条件
2.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及误差方差的估计
2.4 拟合优度的测量
2.5 Eviews下数据录入与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2.6 Eviews下作散点图与OLS估计
2.7 Eviews下拟合值和残差序列的生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课时目标: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最小二乘估计、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和系数含义;理解遗漏相关变量与误选无关变量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理解常见模型形式及变量单位改变对模型系数和统计量的影响;掌握常用模型的应用领域和边际效应分析方法
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解释
3.2假设条件及OLS估计量的统计性质
3.3可决系数与调整的可决系数
3.4误选无关变量
3.5遗漏变量的偏误
3.6数据的测度单位对OLS估计量的影响
3.7函数形式(1)
3.8函数形式(2)
3.9 Eviews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模与估计
统计推断
课时目标:理解并掌握t检验和F检验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4.1 t统计量的构造
4.2 对单个参数的假设检验(1)
4.3 对单个参数的假设检验(2)
4.4 回归系数的置信区间
4.5检验关于参数的一个线性组合假设
4.6对多个线性约束的检验:F检验(1)
4.7对多个线性约束的检验:F检验(2)
4.8 Eviews下的统计推断:t检验与区间估计
4.9 Eviews下的统计推断:F检验
4.10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预测
特殊解释变量
课时目标:了解内生解释变量的定义、成因、后果、检验、修正方法;掌握虚拟变量的定义和用法
5.1 随机解释变量(1)
5.2 随机解释变量(2)
5.3 虚拟变量(1)
5.4 虚拟变量(2)
5.5 Eviews下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
5.6 Eviews下含虚拟变量模型的操作
违背基本假定:多重共线性
课时目标:理解多重共线性的定义、成因和后果;掌握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和修正方法。
6.1多重共线性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原因
6.2多重共线性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影响
6.3多重共线性的诊断补救措施
6.4 Eviews下多重共线性上机操作
违背基本假定:异方差
课时目标:理解异方差的定义、成因和后果;理解并掌握检验方法、修正方法。
7.1异方差的定义、来源与后果
7.2异方差的检验
7.3异方差的补救措施
7.4 Eviews下异方差的检验
7.5 Eviews-异方差的补救措施
违背基本假定:自相关
课时目标:理解自相关的定义、成因和后果;理解并掌握自相关的检验方法和修正方法。
8.1认识自相关性(1)
8.2认识自相关性(2)
8.3自相关性检验
8.4自相关性修正(1)
8.5自相关性修正(2)
8.6 Eviews下自相关性的检验与修正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