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明显的工程技术特征。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电路及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习者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电子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2003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2016年获得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康华光教学团队编写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曾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材奖、特等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四次国家级大奖,也是“九五”、“十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国内众多高校采用。
本课程以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六版)》为蓝本,共有65个视频,约716分钟,平均每个视频11分钟左右。课程充分发挥了视频技术优势,画面中内容和教师有机结合,过程展示含有大量动画,生动形象、直观明了,易于理解。每节都有“教学内容、要求及小结”文档供大家预习和复习时阅读。从第2章开始附有PSpice仿真内容。
本SPOC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包括:
单元测验占40%,
课堂讨论占10%,
期末考试占50%。
SPOC成绩将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由任课教师确定。
第1讲 绪 论
1.1 信号
1.2 信号的线性放大
1.3 放大电路模型
第2讲 运算放大器
2.1 运算放大器及其信号放大
2.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线性应用
附1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介绍
附2 Capture 电路绘图介绍
附3 PSpice电路仿真的基本的方法
第3讲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1 半导体基本知识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3 二极管及其简化模型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
3.5 特殊二极管
第4讲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4.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4.2 MOSFET基本放大电路构成及信号放大的实现
4.3 MOSFET放大电路的静态偏置和信号的输入输出
4.4 图解分析法
4.5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4.6 共源极、共漏极和共栅极放大电路
4.7 多级放大电路
4.8 MOSFET放大电路分析设计举例
第5讲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1 双极结型三极管
5.2 BJT的静态偏置和放大电路构成
5.3 BJ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5.4 BJT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和复合管
5.5 MOSFET和BJT比较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共性归类
第6讲 频率响应
6.1 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6.2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概述及三极管高频小信号模型
6.3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和带宽增益积
6.4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及全频域响应
6.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
第7讲 模拟集成电路
7.1 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电流源电路
7.2 差分式放大电路
7.3 BJT差分式放大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的差放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7.5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第8讲 反馈放大电路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8.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4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8.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第9讲 功率放大电路
9.1 放大电路的四类工作状态和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 集成功率放大器和功率管简介
第10讲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10.1 有源滤波器
10.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3 电压比较器
10.4 方波和锯齿波产生电路
第11讲 直流稳压电源
11.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11.2 线性稳压电路
11.3 开关稳压电路
教学日历
周/日期 | 章 | 节 | 课堂讨论 | 单元测验 截止时间 |
第1周 | 第1章 绪论 | 1.1 信号 | 有 | 10.30 23:30 |
1.2 信号的线性放大 | 有 | |||
1.3 放大电路模型 | ||||
第2章 运算放大器 | 2.1 运算放大器及其信号放大 | 11.6 23:30 | ||
2.2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线性应用 | 有 | |||
附1 PSpice电路仿真软件介绍 | ||||
附2 Capture 电路绘图介绍 | ||||
附3 PSpice电路仿真的基本的方法 | ||||
第2周 | 第3章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 3.1 半导体基本知识 | 11.13 23:30 | |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 ||||
3.3 二极管及其简化模型 | 有 | |||
第3周 |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 | 有 | ||
3.5 特殊二极管 | ||||
第4章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 4.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 11.20 23:30 | ||
第4周 | 4.2 MOSFET基本放大电路构成及信号放大的实现 | |||
4.3 MOSFET放大电路的静态偏置和信号的输入输出 | 有 | |||
4.4 图解分析法 | ||||
第5周 | 4.5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 有 | ||
4.6 共源极、共漏极和共栅极放大电路 | 有 | |||
4.7 多级放大电路 | 有 | |||
4.8 MOSFET放大电路分析设计举例 | ||||
第6周 | 第5章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 5.1 双极结型三极管 | 11.27 23:30 | |
5.2 BJT的静态偏置和放大电路构成 | 有 | |||
5.3 BJT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 ||||
5.4 BJT的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和复合管 | ||||
5.5 MOSFET和BJT比较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共性归类 | 有 | |||
第7周 | 第6章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 6.1 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 12.4 23:30 | |
6.2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概述及三极管高频小信号模型 | 有 | |||
6.3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和带宽增益积 | ||||
6.4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及全频域响应 | 有 | |||
6.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 有 | |||
第8周 | 第7章 模拟集成电路 | 7.1 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电流源电路 | 12.11 23:30 | |
7.2 差分式放大电路 | 有 | |||
7.3 BJT差分式放大电路和带有源负载的差放 | ||||
第9周 |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 |||
7.5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 | 有 | |||
第10周 | 第8章 反馈放大电路 |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有 | 12.18 23:30 |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 ||||
第11周 | 8.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 有 | ||
8.4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 ||||
8.5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 有 | |||
第12周 | 第9章 功率放大电路 | 9.1 放大电路的四类工作状态和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12.25 23:30 | |
9.2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有 | |||
9.3 集成功率放大器和功率管简介 | 有 | |||
第10章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 10.1 有源滤波器 | 有 | 1.1 23:30 | |
第13周 | 10.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 有 | ||
10.3 电压比较器 | 有 | |||
10.4 方波和锯齿波产生电路 | ||||
第14周 | 第11章 直流稳压电源 | 11.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 有 | 1.8 23:30 |
11.2 线性稳压电路 | 有 | |||
11.3 开关稳压电路 | 有 | |||
第18-19周 (12.26-1.8) | 考试 | 1.8 23:30 |
电路理论(电路分析)
[1] 康华光主编,陈大钦、张林副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六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2] 张林,陈大钦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
[3] 华成英,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基础》网址: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