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学科系列课程中,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支撑了当今的数字世界和智慧世界。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基本工作原理与实现方法为学习内容,以因特网的具体实现为主线,全面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涵盖协议栈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等主要内容。详细讨论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结构、协议栈各层中主要协议的工作原理、设计与实现方法。课程着力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不可靠传输、可靠传输、传输效率、路由选择等网络问题的整体化理解,建立从应用程序发送数据开始,到远程的应用程序接收到数据的整个过程的清晰概念,并有效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能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相呼应,学生必须掌握深入工程原理并通过深入分析,才能建立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原理模型,并根据原理模型,设计实现简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通过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于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栈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的结构、工作原理、内部运行机制及算法实现方法以及网络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体概念,提升学生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概述
1.0 导学
1.1 什么是因特网
1.2 网络边缘
1.3 网络接入
1.4 网络核心(一)
1.5 网络核心(二)
1.6 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1.7 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
1.8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介绍
1.9 因特网中复用和分解
1.10 数据差错的检查方法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应用层
2.1 应用层协议原理
2.2 万维网与HTTP协议
2.3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2.4 域名解析原理
2.5 P2P协议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运输层
3.1 运输层概述
3.2 端口与套接字
3.3 无连接传输
3.4 数据可靠传输概述
3.5 简单停等协议
3.6 实用停等协议
3.7 滑动窗口协议
3.8 TCP报文段首部结构
3.9 TCP中的序列号和ACK
3.10 TCP超时时间间隔的设置
3.11 TCP的可靠数据传输
3.12 TCP的流量控制
3.13 TCP的连接管理
3.14 拥塞控制概述
3.15 TCP的拥塞控制
第四章 网络层
4.1 网络层概述
4.2 路由器工作原理
4.3 IP协议数据报格式
4.4 IP地址
4.5 子网划分
4.6 CIDR
4.7 网络地址转换NAT
4.8 ICMP协议
4.9 路由协议概述
4.10 链路状态选路算法和OSPF协议
4.11 距离向量选路算法和RIP协议
4.12 BGP-4协议
4.13 SDN与控制平面
4.14 Openflow与数据平面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5.1 链路层和局域网
5.2 多路访问链路和协议
5.3 信道划分协议和轮流协议
5.4 MAC地址和ARP协议
5.5 以太网概述
5.6 带碰撞检测的载波监听
5.7 以太网的互联
5.8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无线网络和移动IP
6.1 无线网络概述
6.2 Wifi概述
6.3 移动IP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 综述
7.1 Web页面的请求历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
1.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原书第7版). [美] James,F.Kurose,Keith,W.Ross 著,陈鸣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7
2.计算机网络(第7版). 谢希仁 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