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病理学2022春SPOC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2月16日 ~ 2022年07月17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3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学科。它以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以形态学改变为中心的结构、代谢、机能的变化,从而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之本。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学科。它以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以形态学改变为中心的结构、代谢、机能的变化,从而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之本。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疾病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病理学又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的最可靠方法,因此病理学也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课程综合本科生病理教学大纲、研究生入学考试病理大纲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大纲,将病理学内容分为15单元,第1至第5单元为病理学总论,第6至第14单元为病理学各论。第15单元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总论所研究和阐述的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等基本病理变化,为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而各论则是在总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和阐述各器官系统疾病的病理改变及特殊规律,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各讲的核心内容均通过教学视频的形式由经验丰富的教师重点讲解,并辅以PPT教案、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以帮助学习者把握重点、加深理解、拓展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认识疾病的共同规律有利于认识疾病的特殊规律,反之亦然。因此,病理学总论和各论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学习时应互相参考,不可偏废。除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外,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好发部位、结局和转归及其相应的临床病理联系也是病理学的重要内容。此外,第15单元简要介绍了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的常用技术,如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还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原理和进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病理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无论你是正在修读医学课程的各类学生、还是准备执业的各类医师,亦或是在职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甚至是对人体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入门新手,都将从这套课程中找到你所需要的病理学知识。请加入我们,一起探索学习医学之本,在守护人类健康的征途中把握最准确的方向!

授课目标

        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态结构、代谢和机能变化,了解疾病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目前我国的病理学教学中,主要是以病理学形态改变为中心,同时连接疾病的发病学基础及临床病理联系,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1 病理学概述(授课教师 王国平)

1.2 适应(授课教师 王国平)

1.3 变性(授课教师 阮秋蓉)

1.4 坏死(授课教师 赵霞)

1.5 凋亡 (授课教师 王曦)

1.6 细胞老化(授课教师 王曦)

单元测验(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损伤的修复

2.1 纤维性修复(授课教师 王曦)

单元测验(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1 充血和淤血(授课教师 阮秋蓉)

3.2 血栓形成(授课教师 阮秋蓉)

3.3 栓塞和梗死(授课教师 阮秋蓉)

单元测验(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炎症

4.1 炎症的概念及基本病变

4.2 急性炎症的分类及特点

4.3 急性炎症的渗出

4.4 急性炎症的结局

4.5 慢性炎症的分类及特点

单元测验(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肿瘤

5.1 肿瘤的基本概念、大体形态及结构

5.2 肿瘤的分化和异型性

5.3 肿瘤的生长

5.4 肿瘤的扩散

5.5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癌前病变

5.6 常见肿瘤及举例

单元测验(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心血管系统疾病

6.1 动脉粥样硬化

6.2 心肌梗死

6.3 慢性心瓣膜病

6.4 感染性心内膜炎

6.5 高血压病

6.6 风湿性心脏病

单元测验(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7.1 慢性支气管炎

7.5 大叶性肺炎

7.6 小叶性肺炎

7.2 肺气肿

7.4 硅肺

7.7 病毒性肺炎

7.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单元测验(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8.1 慢性胃炎

8.2 消化性溃疡

8.3 肝损伤及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

8.4 肝硬化

8.5 阑尾炎

8.6 胃癌

8.7 原发性肝癌

单元测验(第八单元)

第九单元 淋巴造血系统

9.1 淋巴结概述

第十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10.1 肾小球肾炎概述

10.2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0.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10.4 慢性肾小球肾炎

10.5 肾盂肾炎

单元测验(第十单元)

第十一单元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11.1 宫颈癌癌前病变

12.2 滋养层细胞疾病

12.3 乳腺癌

第十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疾病

12.1 甲状腺肿

13.2 甲状腺癌

第十三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13.1 中枢神经系统概论

14.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3 流行性乙型脑炎

14.4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第十四单元 感染性疾病

14.1 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归

14.2 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14.3 伤寒

14.4 细菌性痢疾

14.5 梅毒

14.6 血吸虫病

14.7 阿米巴病

单元测验(第十四单元)

第十五单元 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15.1 病理学诊断(常规活检)

15.2 病理学诊断(术中冰冻活检)

15.3 病理学诊断(细胞学及尸检)

15.4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5.5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5.6 基因测序技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

参考资料

1. 步宏,李一雷病理学9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 王连唐病理学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张志刚,朱红光病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 来茂德,申洪病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陈杰,周桥病理学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6. 李玉林病理学实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7. 王恩华病理学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 李玉林,卞修武病理学1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9. 孙保存病理学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10. 翟启辉,周庚寅病理学(《Robbins基础病理学》第8版英文改编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 Kumar VAbbas AKAster JC. Robbins Basic Pathology. 10th ed. 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2017.

12. Kumar VAbbas AKAster JC. Robbins and Cotran Pathologic basis of disease. 9th ed. PhiladelphiaElsevier Saunders2015.

说明:本课程的部分视频资料及图片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多多包涵。


常见问题

问题1:本课程是跟第九版教材配套吗?回答是的。

问题2本课程有老师答疑吗?回答有的。

问题3:请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每次登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特别注意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截止时间,避免错过考试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华中科技大学
13 位授课老师
王国平

王国平

教授

阮秋蓉

阮秋蓉

教授

柯昌庶

柯昌庶

主任医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