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科学实验技术与方法”是一门面向水产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实验课程,也可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主要教授水产科学研究过程中常使用的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实验教学内容涉及鱼类生理生化研究、水产动物营养分析、鱼类分子生物学检验、养殖水环境化学检测、鱼类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掌握鱼类血液采集与血样制备、组织切片制备、免疫细胞分离、蛋白免疫印迹、核酸提取、PCR、营养成分分析、水化学指标测定、鱼类种类鉴定等的实验技术与方法。
单元测验成绩占50%,讨论占50%。
合格证书:总成绩60分至89分。
优秀证书:总成绩90分至100分。
证书的形式包括有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包含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2个版本),同学们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
第一章 鱼类生理学实验方法
1.1 鱼类血液的采集与血浆和血清制备
1.2 鱼类免疫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1.3 动物组织的石蜡包埋和切片技术
1.4 石蜡切片的HE染色
2.1 饲料粗蛋白测定
2.2 粗脂肪的测定
2.3 饲料粗灰分测定
2.4 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蛋白质印迹法
3.1 Weatern blot
3.2 蛋白斑点免疫印迹法
第四章 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方法
4.1鱼类基因组DNA提取
4.2 鱼类组织总RNA提取
4.3 普通PCR技术
4.4 DNA凝胶回收
4.5 DNA连接
4.6 质粒的转换
4.7 RNA反转录为cDNA
4.8 PCR引物的设计
4.9 实时荧光定量PCR
第五章 养殖水化学指标的测定技术
5.1 水中总氮的测定
5.2 水体中总磷的测定
5.3 水体中硝态氮的测定
5.4 水体中氨态氮的测定
5.5 水体中正磷酸盐的测定
5.6 水体中溶解氧的测定
第六章 鱼类基础生物学研究技术
6.1 鱼类种类的鉴定-形态学法
6.2 鱼类生物学材料的采集和保存
掌握鱼类学、动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鱼类免疫学、养殖水化学、鱼类营养与饲料等水产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水产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知识。
谢从新(主编). 《鱼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雷衍之(主编). 《养殖水化学实验》,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王桂芹(主编).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程》,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肖向红,杨秀平(主编). 《动物生理学实验》(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Michael R.Green,Joseph Sambrook,(贺福初 译)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2017年。
鱼类学实验,华中农业大学课程中心https://course.hzau.edu.cn/G2S/site/preview#/home/v?currentoc=1545
基础生物化学,华中农业大学课程中心https://course.hzau.edu.cn/G2S/site/preview#/rich/v/159714?ref=¤toc=1090
问:如果看了之后,还不会怎么办?
答:多看几遍,并且阅读相关教材和实验文献资料。
问:如果多看了几遍,还是不确定是否学会了,该怎么办?
答:联系授课老师,线下有循环式的微实验教学,可以报名参加实验室培训。
问:能够真实地进行实验操作?
答:可以的。本期SPOCS课程的线下实验技术学习由《水生动物生理生化研究法》以及各主讲老师安排,请同学们关注研究生课程选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