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是农林经济管理、经济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课程主要讲授农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和调整等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以及当前我国农业各领域的具体政策。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农业政策原理,农业政策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对农业各具体政策制定的背景、制定与实施过程以及政策效果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
1、总成绩构成
单元测验:占总成绩的权重30%(考核说明:单元测验题为客观题,满分100分)
单元作业:占总成绩的权重20%(考核说明:客观题,需要完成作业提交和完成规定的互评数量,满分100分)
考 试:占总成绩的权重50%(考核说明:客观题,满分100分)
2、合格证书:
总成绩60分以上(包括60分)可申请合格认证证书。
课时
1.1政策三要素
,
1.2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
1.3政府政策干预的缺陷
,
1.4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政策干预手段
课时
2.1农业政策问题
,
2.2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
,
2.3常见农业政策目标
,
2.4美国农业政策制定过程
课时
3.1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
,
3.2浴盆模型
,
3.3互动模型
,
课时
4.1农业政策评估的标准
,
4.2政策评估的方法
,
4.3农业政策效果评估
课时
5.1土地制度政策概述
,
5.2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政策
,
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5.4土地三权分置与土地管理法修订
,
5.5集体建设用地政策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课时
6.1农民收入与粮价的案例讨论
,
6.2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
,
6.3人民公社制度
,
6.4大饥荒及农村改革后的农业政策转向
,
6.5从人民公社制度转向双层经营体制
,
6.6双层经营体制的挑战与创新
课时
7.1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
7.2农业产业化
,
7.3合作经济组织的优越性
,
7.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应用拓展及相关政策
课时
8.1农业现代化与分工
,
8.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变迁
,
8.3全程机械化与跨区作业的案例研讨
,
8.4以稻谷机械烘干为代表的技术替代型服务
,
8.5土地托管的案例讨论及本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