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SPOC学校专有课程
2021年秋大学化学SPOC(曹敏惠)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06日 ~ 2022年01月03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化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大学化学是农林、医学和材料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萌小新,你准备好了吗?一起探讨这令人着迷的化学世界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化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大学化学是农林、医学和材料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萌小新,你准备好了吗?一起探讨这令人着迷的化学世界吧!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     大学化学是农林、医学和材料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无机、有机和分析化学知识和创新思维与意识,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本课程主要讲授农科、医学等各专业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理论和技能在农业上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第一部分以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中心,以误差及四大平衡反应为主线,学习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平衡和滴定分析及初步仪器分析的内容。第二部分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学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和基本反应规律。
  3.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的基本规律、重要的有机反应及反应机理。在学习知识中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知识的学习,提升自学的学习能力,促进自主学习。
  4.    本课程是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上,重新凝练了知识点,重构了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构架;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是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持人和主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带领你进入一个美妙的化学世界!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大学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学科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般规律;

课程目标2掌握基于化学的“量”的基本概念,获得一些分析测试方案的规划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课程目标3通过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进而理解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使化学知识内化为对相关学科的支撑;

课程目标4引导学生了解大学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5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6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绪论和分散体系

第一节 预备知识(气体和有效数字)

第二节 分散体系和溶液量的表示

第三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四节 吸附与胶体

第一讲 单元测验

第一讲 单元作业

第二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二讲 单元测验

第二讲 单元作业

第三讲 物质结构基础

第一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理论

第二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

第三节 元素周期系

第四节 离子键

第五节 现代价键理论

第六节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七节 分子间相互作用

第三讲 单元测验

第三讲 单元作业

第四讲 化学分析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 滴定分析概论

第四讲 单元测验

第四讲 单元作业

第五讲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移动

第三节 弱酸(碱)溶液pH值计算

第四节 缓冲溶液

第五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元酸碱的滴定

第六节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多元酸碱的滴定

第七节 二氧化碳对滴定的影响及混合碱的滴定

第五讲 单元测验

第五讲 单元作业

第六讲 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第二节 沉淀生成和溶解

第六讲 单元测验

第六讲 单元作业

第七讲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 配位平衡

第二节 配位滴定

第七讲 单元测验

第七讲 单元作业

第八讲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一节 原电池与能斯特方程

第二节 电极电势应用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

第四节 电势分析法简介

第八讲 单元测验

第八讲 单元作业

第九讲 吸光光度法

第一节 吸光光度法原理

第二节 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的选择

第三节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第九讲 单元测验

第九讲 单元作业

第十周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一节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单元测试

第十一周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异构及烃与芳烃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异构

第二节 烃类及芳烃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二周 卤代烃、醇酚醚和醛酮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卤代烃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醇酚醚的重要性质

第三节 醛酮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三周 羧酸与胺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羧酸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胺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杂环化合物、糖及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第三节 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学化学,大学基础化学先修课程

参考资料

[1] 王运,胡先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 浙江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呼世斌.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南京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武汉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陈长水等. 有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7] 邢其毅等. 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 荣国斌等. 大学有机化学基础.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9] 王积涛等. 有机化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0] 伍越寰等. 有机化学.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1] McMurry . Organic Chemistry.5th  ed.Allyn&Bacon Inc. 2000.

[12] Ludon G M. Organic Chemistry.2th ed.The Benjaming/Cummings Inc. 1989

[13] https://www.sinocnet.com/

[14] https://www.ngedu.net/

[15] https://www.chemonline.net/

[16] https://www.ccs.ac.cn/

[17] https://csite.myrice.com/

[18] https://www.webelements.com/

[19] https://www.rsc.org/

 [20] https://www.acs.org/


常见问题

1. 完成每周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程主题讨论,分享您和大学化学的故事。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大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大学化学走进我们的生活;

3.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非法信息,与人为善。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华中农业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曹敏惠

曹敏惠

教授

李慧慧

李慧慧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