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华中农业大学的《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历史悠久,本课程内容来源于由叶要妹和包满珠主编的国家林业和草业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和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第5版)。由叶要妹教授负责的《园林树木栽培学》慕课团队隶属我校园林植物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是校优质重点课程《园林树木栽培学》建设和湖北省级教改项目 “加强园林树木栽培学系列教材建设,提升专业技能培养”基础上构建的。园林树木栽培学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创新性和扩展性,同时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技艺性和实用性。
园林树木栽培学为园林专业的核心课、骨干课,同时为风景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供相关专业、成人教育等有关师生、园林工作者和园林爱好者学习参考。
1. 激发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同学对专业的热爱,深化认识园林产业发展价值和园林树木栽培学的重要科学规律。同时为促进非园林专业背景的同学全面认知园林绿化,提高全民植树绿化、美化家园的水平。
2. 引导学生赏树、种树、养树、护树,自觉投身园林绿化产业、园林行业的建设,致力于推动园林科研的进步。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建议先修: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等
本课程主要的参考教材:
1. 叶要妹,包满珠主编.《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第5版) (附数字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9.5, ISBN 978-7-5038-9904-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和高等院校园林与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教材
2. 叶要妹,包满珠主编.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第4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11,ISBN 978-7-5038-9342-1
其他参考教材:
1. 叶要妹主编.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12, ISBN 978-7-5038-8823-6
2. RICHARD W H, JAMES R C, NELDA P M. Arboriculture: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landscape trees, shrubs, and vines[M] (4th edition). Prentice Hall,2004. ISBN 0130888826
3. 苏乐金主编.园林苗圃学(第2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ISBN 978-7-109-14289-3
4. 李庆卫主编.园林树木整形修剪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01,ISBN 787503859274
1.怎么选课?
首先下载“中国大学MOOC”APP,用您的微信或QQ都可以注册登录,再搜索“园林树木栽培学”华中农业大学叶要妹就可以找到我们的课程,最后点击“加入学习”后就可以找到课件进行学习了。
特别提醒:请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同一个账号(每次登陆前请确认)登陆学习。
2.什么要求?
MOOC课程本质上是网上课程,要求学员具有一定的上网条件,能够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课程的重要信息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抄送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及时查看。
3.怎样学习?
我们的课程每周日上午10:00更新学习资源,即“课件”,包括视频、文档、单元测验和讨论。其中【视频】和【文档】用于知识点的学习,【单元测验】和【讨论】则必须完成——分别占课程总成绩的45%和10%。
4.关于记录
“课件”中,当你把一小节的内容都完成后,小节前面的圆圈,会变成实心的绿色。如果有未完成的,就呈现绿色半圆。目前用手机或用平板电脑看课件视频,系统都不会记录观看历史,因此小圆不会变实心绿。这个记录仅用于提示学习进度,与课程成绩无关。
5.关于“考核”
“考核”在课程学习资源全部发布、学习结束之际进行,【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考试】必须完成——占课程总成绩的40%。
6.关于“讨论区”
“讨论区”设有综合讨论区(发表任何想与大家分享的经验及想法!关于本课程、学习、工作、生活等一般性话题)、老师答疑区(发表关于测试、课件内容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回答的疑问)和课堂交流区(课件中作为教学内容的讨论)。你可以根据规则在讨论区发表你的内容。只有参与【课堂交流区】(也就是课程团队在课件中发出的讨论帖,即“课件”中的【讨论】)才会列入最终成绩。切忌匿名发帖,且需要参与课堂交流区发起的所有讨论才能拿到平时课程讨论的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