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通过品读36部经典名著,与听众一起去观赏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去领略西方人描绘的精神与情感的“家园”,去体悟其间的人学意味和美学内蕴,以丰富和提升我们的文学知识、艺术品位以及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生活更增添几分诗意、哲理与浪漫,使我们既执着于生活的当下,又凝视生命的远方……
本课程通过品读36部经典名著,与听众一起去观赏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去领略西方人描绘的精神与情感的“家园”,去体悟其间的人学意味和美学内蕴,以丰富和提升我们的文学知识、艺术品位以及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生活更增添几分诗意、哲理与浪漫,使我们既执着于生活的当下,又凝视生命的远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诗意的人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是大学通识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教学目标是:精选西方文学史上的36部(种)经典名作,以“重读经典”的理念,通过文本细读,透析其间的人性内蕴和艺术品格,以期使学生对西方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与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接受西方文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形成世界眼光与人类视野,学会“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
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面广而讲解精炼简洁、举一反三,富有问题意识和启迪性,重在引发思考,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实际能力。要求学生在听课的基础上细读教材、博览经典作品;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完成作业。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在文本细读与专题讲解的同时融入文学史、思想史的内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艺术品位,形成世界眼光与人类视野。
课程大纲
引言及第一讲 浪漫童年与人性稚拙
1.1 引言:西方文学——人性的诗意与浪漫
1.2 古希腊神话:人性善恶的诗性解说
1.3 荷马史诗:远古英雄的野性之美
1.4 《俄狄浦斯》:“恋母情结”与人的“命运”
1.5 《旧约》:人性本源的另一种解说
单元测验
第二讲 善恶矛盾与灵魂救赎
2.1 《神曲》:寻找人类灵魂的获救之路
2.2 《哈姆莱特》:复仇故事演绎的人性之善恶
2.3 《浮士德》:人性向善抑或趋恶?
单元测验
第三讲 宗教压抑与爱欲萌动
3.1 《十日谈》:人的自然欲望是天然合理的?
3.2 《巴黎圣母院》:爱的欲望与宗教誓言的矛盾冲突
3.3 《红字》:“一片黑地上,刻着血红的A字”
单元测验
第四讲 婚恋自由与人格尊严 (上)
4.1 《新爱洛伊丝》:怦然心动的自然之爱
4.2 《叶甫盖尼•奥涅金》:乡村少女的羞涩与上流贵妇的矜持
4.3 《简•爱》:人格尊严是爱的前提
4.4 《包法利夫人》:追逐“爱”与“幸福”的“瞎子”
单元测验
第五讲 婚恋自由与人格尊严 (下)
5.1 《德伯家的苔丝》:“纯洁女人”的悲剧“宿命”
5.2 《安娜•卡列尼娜》:自然人性与平庸环境的冲突
5.3 《玩偶之家》:“我要学做一个人” !
5.4 《彩虹》:寻找两性和谐的希望之“虹”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互评)
第六讲 个人奋斗与“英雄”沉浮
6.1 《红与黑》:性格多元的个人奋斗者
6.2 《高老头》:金钱欲望对人性的吞噬
6.3 《罪与罚》:“凡人”、“超人”抑或“罪人”?
6.4 《约翰•克里斯朵夫》:“力”的展示与“爱”的执着
单元测验
第七讲 战争暴力与人道情怀
7.1 《双城记》:暴力恐怖、道德杀人及“没有恐怖的美德”
7.2 《静静的顿河》:战争烽火对人性的锤炼
7.3 《第二十二条军规》:反疯狂的“疯狂”
7.4 《蝇王》:儿童“战争”与人性反思
7.5 《莱尼与他们》:战争废墟中普通人的“团体照”
单元测验
第八讲 直面荒诞与等待“戈多”(上)
8.1 《荒原》:“荒原意识”与意义追寻
8.2 《变形记》:真实的荒诞与荒诞的真实
8.3 《尤利西斯》:西方现代人的生活史诗
8.4 《洪堡的礼物》:探索“异化世界”中人的精神拯救之路
第九讲 直面荒诞与等待“戈多”(下)
9.1 《老人与海》:“硬汉精神”与人的悲剧性命运
9.2 《毛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
9.3 《厌恶》:面对荒诞时的自我选择
9.4 《百年孤独》:循环、孤独及其象征
9.5 《等待戈多》:希望在“等待”之中
9.6 结语:“上帝死了”而“戈多”永远活着
单元测验
单元作业(互评)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爱好文学,喜欢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观看外国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主教材: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西方文学名著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7年第2版),作者:蒋承勇。
浙江省新形态教材《文学与人性——外国文学面面观》(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作者:蒋承勇
参考阅读:
中外语言文学学术文库《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作者:蒋承勇。
教育部“马工程”教材《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首席专家:聂珍钊、郑克鲁、蒋承勇。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5月第3版),主编:郑克鲁、蒋承勇。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名家讲坛丛书《人性探微——蒋承勇教授讲西方文学与人文传统》(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蒋承勇。
常见问题
声明:
1.本课程全部图片、视频均用于教学活动,如有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邮件至maxiang9884@163.com进行沟通。
2.参与本课程的学习者相互尊重平等相处,不使用暴力文字,负责任地发表观点。严禁恶意灌水刷屏,发布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信息。
3.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