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传输与表达为中心,探讨地图学理论、地图制作原理和地图使用方法的课程,是测绘类和地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地图的概念和三大基本特征、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及其他常用地图制作与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地图符号设计、地图表示方法运用以及地图分析使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高阶地图空间思维素养和认真细致、求实创新的业务作风,建立起地图学全面、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1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在制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相关教材、图集、文献、网站上的图片和地图等,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体系与知识目标:构建地图学知识体系,掌握地图制图基本原理与方法;
技能与方法目标:培养认识地图、制作地图和使用地图的基本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塑造科学求真、艺术求美、技术求精、文化求深的地图学价值观。
第一章 地图与地图学
1.1 地图学导学
1.2 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
1.3 地图的内容和分类
1.4 地图制作的基本方法
1.5 地图学的发展历史
1.6 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
拓展学习资料:大变化时代的地图科学(王家耀院士)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地图数学基础
2.1 地图投影基本理论
2.2 方位投影及其应用
2.3 圆柱投影及其应用
2.4 圆锥投影及其应用
2.5 高斯-克吕格投影及其应用
2.6 地图投影变换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 地图符号
3.1 地图符号概述
3.2 视觉变量与视觉感受效果
3.3 地图色彩
3.4 地图注记
3.5 地图符号设计
实习操作视频:符号制作方法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制图综合
4.1 制图综合概述
4.2 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
4.3 制图综合基本方法(一)
4.4 制图综合基本方法(二)
4.5 自动制图综合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普通地图表示
5.1 普通地图概述
5.2 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
5.3 地貌表示概述
5.4 等高线法
5.5 分层设色法
5.6 晕渲法
5.7 地貌虚拟表示法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 专题地图表示
6.1 专题地图概述
6.2 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6.3 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6.4 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一)
6.5 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二)
补充学习资源:等值线法
补充学习资源: 基于Arcmap的专题地图制作
补充学习资源:基于通用图形软件的专题地图制作
补充资源:学生作品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 常用地图制图
7.1 数字地图制图概述
7.2 数字地图制作流程与模式
7.3 电子地图制图概述
7.4 影像地图制图概述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八章 地图分析与应用
8.1 地图分析概述
8.2 常用地图分析方法
8.3 地图的功能与应用
第八章 单元测验
[1] 江南等,《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江南等,《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家耀等,《地图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4.
[4] 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
[5] 毛赞猷,朱良,周占鳌,等,《新编地图学教程》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 马耀峰,胡文亮,张安定,等,《地图学原理》,科学出版社,2004.
[7] 祝国瑞,《地图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 张荣群,袁勘省,王英杰,《现代地图学基础》,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9] 焦健,曾琪明,《地图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 吕晓华,李少梅,《地图投影原理与方法》,测绘出版社,2016.
[11]《深圳市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
[12]《酒泉市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13]《庆阳市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2007.
[14]《中国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8.
[15]《中国国家地理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
[16]《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0.
[17]《山东省人口经济地图集》,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4.
[18]《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8.
[19]《中华古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
[20]《地图上的绿水青山》,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9.
[21]《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