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定位理论与方法》是测绘导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卫星定位基本概念、时空系统、信号结构、定位测速授时原理、误差改正方法、差分定位方法以及卫星定位技术应用方法,课程注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不仅适用于测绘导航专业学生,也适用于对北斗系统、卫星定位感兴趣的一般工科学生和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
在建设本慕课资源时,我们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和凝练,总结起来具有如下特点:(1)充分吸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成果,突出“北斗特色”;(2)注重基本原理讲授,以独立知识点为基础,强调“短小精悍”;(3)教学名师领衔,老中青搭配形成教学团队,助你“学有所获”。
课程教学团队长期从事卫星定位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北斗卫星星座设计、北斗系统测试、iGMAS分析中心建设等科研任务,5人次获国家级讲课竞赛特等奖、一等奖,既熟悉北斗定位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基础。
1、 知识目标:了解卫星定位技术发展历程,熟悉北斗及国外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理解导航信号结构、主要误差源及其改正方法,重点掌握卫星伪距单点定位、RDSS定位、差分定位以及测速授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初步具备从事卫星定位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灵活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功能,为后续深入研究或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奠定基础。
3、 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卫星定位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应用卫星定位技术的专业素养,为培养“懂北斗、知定位”的新型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定位的发展历程
1.2 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1.3 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卫星导航时空系统
2.1 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系统
2.2 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基准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卫星导航信号
3.1 导航信号构成
3.2 载波
3.3 测距码
3.4 导航电文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4.1 伪距单点定位
4.2 GNSS 测速与授时
4.3 RDSS定位方法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 卫星定位误差源
5.1 误差源概述
5.2 主要误差源改正方法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 差分定位方法
6.1 差分定位概述
6.2 局域差分定位
6.3 广域差分定位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七章 卫星定位应用
7.1 卫星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7.2 定位应用
7.3 导航应用
7.4 授时应用
7.5 短报文应用
第七章单元测试
本课程定位为基础入门课程。如果您只是本着了解北斗系统、熟悉定位方法的目的,那么您可以直接开始课程学习;如果您还想要结合课程内容,深入研究学习,那么具备一些测量学、测量平差方面的知识,将会对您学习本课程有所帮助。
1. 郝金明,吕志伟. 卫星定位理论与方法,解放军出版社,2015.
2. 刘伟平,郝金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轨道确定,测绘出版社,2016.
3. 谢建涛,郝金明,吕志伟,张康. GNSS多系统多频实时精密相对定位理论与方法,测绘出版社,2018.
4. 周建华,陈俊平,胡小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20.
5. 黄文德,康娟,张利云,李靖.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19.
6.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3.0),2021.
7.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4.0),2019.
8.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2019.
9.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案例,201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人民出版社,2016.
11.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2b(1.0),2020.
12.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1I(1.0),2019.
13.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3I(1.0),2018.
14.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1C(1.0),2017.
15.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接口控制文件公开服务信号B2a(1.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