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理论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这些理论成果之间的理论逻辑,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觉自信,积极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历史观点、世界视野、国情意识和问题意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思考习惯。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好地顺应世界历史发展大势、认清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处理好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关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选用教材: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 版),978-7-04-056622-2,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国家规划教材)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版),978-7-04-059903-9,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国家规划教材);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023版),978-7-04-061053-6,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8(国家规划教材);
4.《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教程》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7(自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