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内容
《财务报告分析》是会计学本科专业为培养会计专业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所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实施阅读和分析,并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收益质量等方面进行财务分析,最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评价,为作出最佳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2.课程面向对象
本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以及其他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师生、社会学习者。
3.课程特色
课程体系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以立德树人为先导,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统一,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
特色1:结合在线课程教学规律,以案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对每章教学内容设计若干财务分析案例引导,设计学生预习方案、在线学习计划、习题布置及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网上基本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计、大纲、课件、视频习题、章节测验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
特色2:实现在线课程双向互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构建开放性课堂
理论教学的部分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对于重点知识进行讲授,对于典型案例采用讨论法;
实践教学的部分主要采用实验法和探究法,通过系列表格的完成,相关信息的收集,图形的设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工作任务。
本课程在教学时,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即“三模块”的教学设计思路,即:
模块一:工作任务汇报与点评
模块二:背景知识介绍
模块三:工作任务组织与实施
特色3:案例资源丰富,小贴士灵活有效
根据不断变化的会计最新政策,不断更新财务分析案例,并形成了:一套案例集锦;一系列小贴示以及即时、相关的财经、资本市场最新资讯,这些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宽了学生财务视野。
特色4:强调“全过程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突出“三结合”的教学理念
在线课程在本校采取“全过程多元化”的教学与考核方式,包括网络课堂自学与测评、小组实践报告、小组演讲、期末测试。突出“三结合”的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作为财务分析师或分析人员应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财务绩效。财务报告分析无论对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还是对政府、客户、供应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财务报告分析将为各报表用户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提供可靠信息。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着重把握分析方法,形成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框架,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在财务报告分析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为2.5学分课程,需要10周学完全部内容。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60%,其中单元作业25%,单元测验25%,讨论10%(需提出问题或回答其他同学问题5次及以上方可满分);期末为线上考试占40%。线上考试考试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三种题型,考题主要来自于每个知识点课程测验中的试题。预祝大家学习愉快并取得理想成绩!
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
[1]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 2020年度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审计[M]会计[M]财务成本管理[M]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
[3] 钟文庆.财务是真实的谎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赵国忠.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陆正飞.财务报告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