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一个天才作家;《红楼梦》,一本伟大的经典。如果你看得懂汉语,不读《红楼梦》,实在是人生一大遗憾……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无穷的魅力。然而由于这本小说的艺术水平极高,内涵又极丰富,加之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使现代的阅读者往往觉得难以读懂,在面对《红楼梦》的时候望而却步。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精心设计了这门课程,对想要阅读《红楼梦》却又畏难的人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让大家走近《红楼梦》,逐步了解并喜欢上这一中国文学中的伟大作品。
本课程的主要理念,是在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基础上,为同学们排解阅读障碍,展示《红楼》魅力。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讲授方法的运用上,都围绕这一思路展开。
课程共有十讲,大致分为互相关联的四个版块。
为了对小说的整体特点进行介绍和解读,于是有了第一讲《红楼梦》:一部奇书、第二讲细说“护官符”和第三讲《红楼梦》未完这三讲。
《红楼梦》塑造了大量丰满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极有特色的女性形象。围绕《红楼》人物,有了第四讲《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第五讲主要人物分析和第六讲《红楼梦》的女性观。
诗词曲赋和传统文化知识,是阅读《红楼梦》时的两个难点,但也正是小说魅力的最好体现。第七讲《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第八讲《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红楼梦》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的文化衍生品和外文译本,这也成为理解《红楼梦》的重要而有趣的视角,于是有了第九讲《红楼梦》的小说与电视剧和第十讲难译的《红楼梦》。
如果你喜欢《红楼梦》,如果你害怕读不懂,这是一门不容错过的课程。来吧,郑连聪老师陪你一起“走近《红楼梦》”,感受这本文学巨著的无穷魅力,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分享和交流的快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有以下收获:
1、走近《红楼梦》,逐步了解并喜欢上这本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感受它的巨大魅力。
2、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3、提高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人生的境界。
1. 《红楼梦》:一部奇书
1.1 从戚序说起
1.2 《红楼梦》为什么难读
1.3 《红楼梦》读法建议
1.4 《红楼梦》的版本
单元测验一
2. 细说“护官符”
2.1 护官符介绍
2.2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2.3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2.4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2.5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单元测验二
3. 《红楼梦》未完
3.1 没完成的《红楼梦》
3.2 后四十回的作者
3.3 曹雪芹会写多少回
3.4 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
单元测验三
4.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4.1 贾府的基本结构
4.2 贾家主要人物关系
4.3 其他三家主要人物
4.4 十二钗
单元测验四
5. 主要人物分析
5.1 钗、黛关系
5.2 宝钗平议
5.3 “女一号”是谁
5.4 秦可卿之谜
5.5 妙玉与宝玉关系
单元测验五
6. 《红楼梦》的女性观
6.1 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
6.2 其他小说的女性观
6.3 《红楼梦》的女性观
6.4 《红楼梦》中的男性
单元测验六
7.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
7.1 跳不过的诗词曲赋
7.2 香菱学诗
7.3 诗的基本格律
7.4 诗的境界高下
7.5 诗社赛诗
7.6 宝玉的诗才
单元测验七
8.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8.1 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图像”
8.2 《红楼梦》中的礼制
8.3 《红楼梦》中的饮食
8.4 《红楼梦》中的建筑
8.5 当票和绣香囊
8.6 整体眼光
单元测验八
9. 《红楼梦》的小说与电视剧
9.1 《红楼梦》的文化衍生品
9.2 经典的“87版”
9.3 缘何成为经典
9.4 小说与影视剧
单元测验九
10. 难译的《红楼梦》
10.1 从“诺奖”情结说起
10.2 翻译本是难事
10.3 《红楼梦》难译的原因
10.4 《红楼梦》的英译本
单元测验十
本课程学习并无必需的预备知识,但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留心,则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1、不带成见,保持包容、平和、开放的心态。
2、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小说文本的阅读。
3、善于疑问、勤于思考,乐于与人交流。
4、平日留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
几点说明:
1、大学的学习,功夫在课外。多看些参考书,了解不同的观点,以启迪思维、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如果时间不够,即使不能通读,找来翻翻也是不错的。
2、红学书汗牛充栋,考虑到本课程的周期较短,所以严格控制了书目规模,去掉了一些我原来推荐的书,只保留了20种。
3、读书要讲究版本,这其中有些书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但考虑到同学们找书的难度,没有固定具体版本,但至少,不是迫不得已,不要读盗版书。
一、推荐阅读版本:
1、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本。
二、其他常见版本: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家评本
3、中华书局,启功点校本(程甲本)
4、海燕出版社,《石头记会真》
5、辽宁人民出版社,瓜饭楼重校评批本
6、作家出版社,蔡义江校本(全六册)
7、人民文学出版社,程乙本(全四册)
8、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各种版本的影印本
三、代表性红学著作(通论):
9、俞平伯:《红楼梦辨》
10、胡适:《红楼梦考证》
11、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12、李辰冬:《红楼梦研究》
13、周汝昌:《红楼小讲》
四、代表性红学著作(专题):
14、邓云乡:《红楼名物风俗谭》
15、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16、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
17、姜其煌:《欧美红学》
五、资料汇编及研究刊物:
18、中华书局,《红楼梦资料汇编(上下)》
19、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研究稀见研究资料汇编(上下)》
20、《红楼梦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