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及应用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的文化世界,聚焦汉字独特的文化属性,探究如何利用汉字来表达中国智慧、阐释华夏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汉字文化及应用》这一课程遵循“侧重文化、注重应用、强化能力、促进传播”的十六字方针,用十周共十个专题41个视频以及相配套的课后练习、单元测试等相关内容,通过专题讲授、专家访谈的方式,由五位老师向大家展示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上,一是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培养学习者通过汉字来表达中国智慧、阐释华夏文明、传播中华文化的观念,二是引导学习者学会利用汉字学习、表达、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与技巧。 


该课程特色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性。该课程不是一门典型的文字学课程,相反,它是以汉字为媒介,针对海内外使用汉字的中华儿女的一门文化通识类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你会学习到汉字应用中的各种文化属性,提升汉字使用的文化品位,你也可以通过汉字更好地理解、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实用性。该课程介绍汉字文化,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专业实用性课程。在这个课程里,你会学习到汉字文化应用中的各类问题:

怎么取有文化内涵又好记好用的汉文名字?

学习古文字书法的锦囊妙计有什么?

书法学习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汉字标志设计会利用哪些汉字构形元素?

趣谈古文字怎样做到有理又有趣?

汉字数字化传播的途径与方法?

怎么利用汉字形体来考释文献字词含义?

简化字有没有文化?

……

三是创新性。和同类课程相比,打破讲汉字文化只谈古代文化的常规做法,聚焦汉字文化应用的各类现实问题,探讨利用汉字表达中国智慧、阐释华夏文明、传播中华文化的理念与方法,真正践行通过专业课堂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的宗旨。

 

本课程适合对象:

1.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2. 海内外华文教师及华文学习者。

3. 中小学语文教师。

4. 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新闻工作、媒体传播的专业工作者。

5. 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汉语母语文字使用者。

6. 从事中文信息处理和广告创意设计的专业人员。

7. 书法爱好者。

8. 热爱传统文化,致力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内外中华儿女。

 


授课目标

专业素养方面:

本课程依托文字学专业理论,通过专业的视角揭示、展示、传播汉字的文化属性,向大众展示汉字的文化魅力,以期帮助汉语汉字教学者、学习者、使用者树立正确的汉字观和汉字使用观,提高汉字使用者、汉字教学者、汉字学习者的专业素养。

能力培养方面:

本课程通过大量生动而实用的案例分析与问题解答,以期提升学习者在汉字教学、汉字信息处理、汉字标志设计、汉字日常使用中的运用汉字、处理汉字、教学汉字的能力。

文化传播方面:

本课程通过展示汉字文化属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提升学习者利用汉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学习者在汉字教学领域、信息传播、日常应用等领域的文化传播能力,学会利用常用汉字表达、阐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李香平 《汉字理论与应用》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2. 李运富  《汉字学新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 王宁  《汉字构形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