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技术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朋友,也许您会做发酵香肠、面包、奶酪,但您清楚是谁在这些食物制作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朋友,您一定目睹过粮食发霉、蔬果腐烂、肉鱼变质,但您是否知道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果您想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想知道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奥秘,那就请随我们一起去接触、了解、探究这一神秘“小人国”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信息

《食品微生物技术》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80课时,5学分。课程面向食品检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粮食安全管理等岗位,对接食品检验管理、食品合规管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1+X证书,以学习任务单驱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二、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检验员角色扮演,熟悉微生物检验岗位工作环境,掌握微生物基础知识、培养基制作、消毒灭菌、发酵产品制备、微生物检验等知识技能,具备分析解决食品腐败问题、制备发酵产品、判断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团队将微生物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设置思政教育专题,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建设和教学,树立了培养“合格质检员”守卫粮食和食品安全的目标。

三、内容设置和更新

课程内容按照食品检验工作流程分别从微生物基础知识认知、微生物检验核心技能培养和微生物课外知识拓展三梯度由浅入深的进行设置。团队组建信息、资源、技术共享课程团队“群”,利用“群”的信息和人脉,保证企业“四新”资源的持续更新,保持课程内容先进性。

四、教学实施与评价

采用“三阶段一融入五结合”的“315”模式实施课程建设和教学。依据课程特点制定教学方案,按照认知规律,开展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能力拔高三阶段教学,思政教育全程融入教学。准备阶段通过校企结合,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课程认知;团队课前做好学情分析、能力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等准备。实施阶段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实结合,形成完整教学环节,让学生既能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又能运用技能。该阶段理论教学以线上线下结合完成,课前线上预习、课堂教学答疑、课后知识巩固;实践教学通过虚实结合,强调操作细节训练,注重无菌意识养成,针对“三高三难”,运用虚拟仿真,模拟真实场景,完成实践训练。拔高阶段根据顶岗实习、考证考级、技能比赛等评价反馈,做出知识技能动态更新,做好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的无缝衔接,完成岗训结合。

课堂教学采用“探→学→演→练→拓→评”六步法。:利用课程网站,课前对学习任务进行探究学习;:课中通过微课和教师讲解,学生初步认知任务;:涉及实操时,以微生物检验工单任务为驱动,教师通过操作演示,辅以线上课程网站视频、动画,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对完整、细节突出的实验过程;:学生为主体在前期学习基础之上进行关键操作要点强化训练,辅以教师指导、纠正,达到对任务的全面掌握;:课后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结合教师预留的课外拓学任务,进行成果展示、实验再训练等,实现微生物知识应用能力的全面掌握和提升;:利用平台数据分析,从教师考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三形式,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线上、线下、考试三维度,建立过程考试相结合的“333”综合评价体系。线上成绩按10%记入总评成绩,实践成绩按30%记入总评成绩。考试成绩包括理论和实践考试,两成绩均为百分制,平均后按60%记入总评成绩。

五、学习方法

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课前线上,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平台,通过观看视频、动画完成知识技能的认知探究,通过测验和问题研讨,了解自主学习效果;课中线下,参与头脑风暴、小组讨论、仿真训练、实验操作等升华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课后,参与成果展示和实操再训练,虚拟仿真再模拟,强化知识技能,完成知识拓展,实现内容的全面掌握。

六、课程诊改

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平台和内容结合的建设思路,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既注重平台选取及管理、课程使用和推广应用等横向工作,又强调课程构架设计、课程资源制作、学习形式选择、使用效果反馈等纵向工作,结合课程考核、学生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多元评价反馈,运用“PCDA原理+‘8’循环”课程诊改模型对课程结构及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学习灵活、内容前瞻、效果显著的课程建设模式。

授课目标

课程面向食品检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粮食安全管理等岗位,主要服务于食品、药品、生物、质检等相关专业学生,也可作为微生物检验人员、发酵生产人员、卫生防疫人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后续培训课程。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具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食品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

书名:《微生物检验技术》(第二版)  主编:万国福   ISBN978-7-122-40682-8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2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其他参考资料:

[1] 黄亚东,时小艳主编.微生物实验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 郝涤非,雷琼主编.食品微生物学.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 周德庆编著.微生物学教程(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车振明主编.工科微生物学教程.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常见问题

Q : 课程中的仿真实验如何开展?

A : 因课程中的仿真平台为我校购置,目前仅向本校师生开放,如需要在线学习可与课程负责人联系。

Q :  本课程能不能支持粮食安全管理方面的教学?

A : 微生物防腐、微生物发酵应用等对于粮食安全相关的课程都有支撑,如粮食贮存、粮食运输、粮食检验、粮食加工等方面。

Q : 本课程对接哪些1+X证书?

A : 课程对接1+X证书有:食品检验管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食品合规管理等。

Q : 本课程服务哪些岗位?

A : 本课程可服务食品药品卫生管理、食品药品检验、食品药品质量控制等。

Q : 本课程学习时最应注意的是什么?

A : 学习时最应注意的有:国标的阅读和使用、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无菌操作意识的建立以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推广。